“哦?先生细言之!”韩明假装好奇道。
他自然知道沮授说的。
“那授便直言不讳了。以前的公子,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志向,看着也没有太多能力,这多多少少让韩使君有些失望。”
沮授沉声道。
随即他咽了咽口水,继续说道:“若是公子不思进取,韩使君将来把冀州给谁呢?”
“若是把冀州给了公子,那以公子的能力,这对韩家无疑灾难,或有灭族之祸。”
“只此一点,韩使君也只能对袁绍听之任之!”
“若是公子胸有大志,才华过人,想必韩使君也定然会为公子谋划。”
沮授思索一番后站起身来看着韩明,心中有些感慨。
自己自然不能直接说公子胸无大志,不能说公子无能,只能委婉的说出来。
“嗯,明受教也,那我父亲?”韩明点点头,沮授说的他都知道,原身确实胸无大志。
“只要韩使君防备袁绍,那袁绍之渤海,必如瓮中之鳖也!”沮授走到韩明面前低声说道。
“渤海不过一郡,且在冀州之东。若是韩使君断其粮草,只需围困数月,袁绍必败也!”
沮授对冀州之势早已看清,如今分析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旁边韩明听了则是眼中发光的看着沮授,没想到沮授早已经对冀州之势了如指掌。
不愧是大才名士,不愧是曹操弯腰九十度请求谋划的大才。
若是有沮授谋划,那袁绍想必也不足为虑。
“先生说的没错,我父亲我已经和他说了很多,他如今对袁绍也有所防范!”韩明点点头附和道。
“哦?当真?”沮授眼中一亮,赶忙问道。
“当真,我现为校尉,都和这个脱不了干系!”韩明再次点头。
“如此,冀州或可稳定,但还需要防范。”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如今冀州并不缺粮,但还需要兵马来抵挡不可预知的敌人。只要有兵马阻挡,无论是渤海,还是黑山贼黄巾贼,都可挡之!而韩使君不重视兵马,这对冀州无疑不利。”
沮授沉思了片刻,然后再次坐到位置上看着韩明肯定地说道。
“谢沮先生解惑,待冀州这批新兵成型,明必向父亲请求募兵!”
韩明听了顿时来了精神,眼中已经闪过一丝兴奋之色。
是啊!
如果冀州有兵,那只要挡住这些敌人,一切都将不是问题,而如今冀州是天下极为富饶的一个州,再养数万大军是一点问题没有。
但眼下这些兵其实还有不少是新兵。
主要是韩家来冀州也没几个月。
打算过些时间就开始募兵。
有兵才行。
“不过,此次讨伐董卓,袁绍让我冀州出粮草,这可如何是好?”
突然想起这次讨伐董卓冀州需要出大量粮草,眉头也不由深深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