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吗?”
“温浅同志是不是住在这里?”
声音有点陌生,温浅小跑着到了院子里打开门,看到的却是一个邮差。
也就是邮递员。
邮差是个看起来二三十岁的男人,他骑着一辆自行车,车后架子上左右挂着一个军绿色的袋子。
他手里拿着一个信封,看到开门的温浅又问了一遍,“温浅同志是住在这里吗?”邮差又问了一遍。
温浅没想到竟然有自已的信,她点了点头,“我就是!”
邮差看了温浅一眼,又核对了一下门牌号,这才将手里的一个信封给了温浅,“这里有你的信件。”说完,将手里的信给了温浅。
温浅接过信一看,发现寄件人竟然是《七月》编辑部!
之前温浅刚搬回这里的时候,就写了一篇散文出来,后来整理房间的时间索性将这篇散文邮寄到了《七月》的编辑部,算是投稿吧。
因为《七月》这本文学杂志的收稿要求一直很高,能在这里发表文章的无一不是在文坛上很是有些名气的作者。
她当时将自已写的文寄出去之后,也从来没有想过会得到回信。
当时不过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而已,没想道她现在竟然收到了《七月》编辑部的回信!
温浅的心脏在看到寄件地址的时候就忍不住忽然剧烈的跳动了起来。
她谢过邮差之后便拿着信冲到了书房。
坐在了房间的椅子上好一会,温浅才小心翼翼的拆开了这封信。
这封信确实是《七月》编辑部寄过来的。
信上说温浅写的那篇散文挺好的,他们拟在明年第一本杂志上发表温浅的文章。
写这封信来的目的有二,一是告诉温浅,他们的稿费大概是两百八十块钱,如果温浅愿意发表,温浅可以给他们去一封信。
等杂志发刊之后,他们会将稿费用汇款单的形式发过来,温浅收到汇款单之后,直接去邮局取钱就可以了了。
二则是他们编辑部觉得温浅写的文还不错,他们鼓励温浅如果还有合适的文章可以继续投给他们。
最后,《七月》的编辑问温浅,温浅发表的这篇散文,是打算用真名还是笔名,温浅回复的时候也请告知。
温浅看完信之后,兴奋的差点跳了起来。
这可是《七月》啊!
多少人想在这本刊物上发表文章都没有资格,她何德何能啊!
高兴了好一会之后,温浅才终于渐渐的平复了心情。
其中杂志社给的稿费之多就算了,温浅现在也不缺那个钱。
但是她的投稿被编辑看中,这真的是一件很让温浅高兴的事情。
她想了想,想到马上就要过年了,便没有拖延,而是提笔写了回信。
信里温浅先是谢过了编辑部,然后也客气的回复了关于说她继续投稿的事情,最后则说明了自已想用笔名发表这篇文章。
她想了想,直接写下了自已的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