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贾家高门大户,东旭的艰难相亲路
平凡的日子,就像记流水账一样,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这天贾张氏母子俩在家里吃饭的时候,突然贾张氏看着儿子就说道:“东旭啊,你也到年纪了,你爹走得也早,你娘也没本事,本来贾家在以前是高门大户,一般的人家是根本高攀不上我们家的。”
接着像想起什么一样,又要开始亡灵召唤了,贾东旭一看不妙,赶紧在老娘开口之前,说道:“娘啊,我知道,这不是家道中落嘛,您儿子以后会努力的,也会让您享福的,”
眼看着贾东旭到了成家的年纪,贾张氏心里越发想要给自己儿子物色个好对象,
盘到包浆的鞋底也不纳了,
第二天一早,她还特意穿上了出门的衣服,然后出门往王媒婆所在的胡同走了去。脸上还带着笑容,
人还没到王媒婆家,声音就逐渐大起来了,
贾张氏人还没到,就叽叽喳喳的,后面见到王媒婆,开口就说道:“王媒婆啊,今天来可是有好事找到你,你看看有没有时间啊。”
接着不等王媒婆回应,又说道:“我们家东旭,这不是到了年纪嘛,这一表人才的,工作也有,来找你找个好人家的闺女。你可要尽心,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好处。”
她一边说着,一边还不忘用手比划着,似乎想让媒婆更深刻地理解她家贾东旭的“不凡”。
王媒婆听了,心里不显,脸上露出一丝职业性的笑容,心里却在暗自嘀咕:“这贾家也算不上什么高门大户呀,她家的东旭听说还是个学徒工,工资才18。5,这年头,谁不知道谁啊。”
不过这贾张氏向来好面子,就喜欢好话,也喜欢人捧着她,先应着她吧。
于是王媒婆笑着回应道:“那是自然,您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给东旭找个般配的好姑娘。”
贾张氏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又絮絮叨叨地说了一些对未来儿媳的要求,比如要勤快能干、要孝顺懂事等等。
但是绝口不提彩礼什么的,人都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这贾家倒好,不光是想着没有彩礼,还想着姑娘家倒贴,说自己是高门大户,一般人根本高攀不上。
这不一晃眼过了好些天,今天终于是到了贾东旭相亲的日子了,前几天贾张氏就嚷嚷开了,说自己东旭多少招人喜欢,多少姑娘哭着要嫁给贾东旭。
院里人都知道贾张氏的德性,大家只当是看笑话,毕竟日子虽然清苦,贾张氏的表演也可以当做生活中的调剂,
这天,天气挺好的,何雨柱一大早就带着雨水出了门,因为小家伙前几天老是说,要去师傅家玩,说是要去吃好吃的,
何雨柱想着院里也没什么大事发生,就答应了她,
刚刚要出门的时候,只见阎埠贵站在门口,正往街上看,
“闫老师,你看啥呢,”何雨柱走到跟前问道
“这不是高门大户要相亲嘛,我来看看是什么人家的闺女,”说完还扶了一下眼镜,阎埠贵回道
何雨柱也没管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领着雨水就出了门。
过了一会,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姑娘,在王媒婆的带领下就进了门,粗粗的一看,这姑娘只能说能看,但是觉得算不上好看,毕竟好人家的姑娘,肯定是要先打听相亲对象的家庭的。
这一看就没有了解过贾家,这也是这个年代的特色,因为人口流动少,基本上你有屁大的事情,大家都了解,你的邻居说不定连你几岁尿床都记得。
所以何雨柱一直也没有搬出去,更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就怕有心人给举报了,
姑娘进了门,打眼一瞧,便看见一个中年妇女坐在桌边,也没见起身,倒是一个小年轻还挺热情的,估计和自己相亲的就是这个小伙子。
样子倒是挺好看的,就是不知道这家庭怎么样,
这年代相亲的流程大概就是,媒婆相互介绍对方的家庭,听起来可以就见面,然后两个人了解一下,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扯证结婚,好多人就是这样过一辈子。
是好是歹就全看运气,但是也有好的,就看你父母上不上心,自己的条件好不好。
就在姑娘坐下后,
王媒婆说道:“东旭他妈,这是李萍,家里是菊花胡同的,她是家里老三,家里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哥哥。”
接着又说道:“她爸是纺织厂的,他母亲也是纺织厂的,只不过是在妇联。”
实际上这条件一听是挺不错的,但是坏就坏在是老三,这个中间位置,有人喜欢长子,有人喜欢幺儿,但是中间的,好像很难得到偏爱。
这也是这个姑娘今天来这的原因。
贾张氏估计是想到些什么,毫不客气地率先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