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视力模糊,头胀头疼 平时视力正常,突感视力下降(非眼镜度数不适),且伴有目胀、头疼,此时千万不可大意,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有颅内占位性病变。
总起来说有以下24种症状: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前发黑、耳鸣、咽喉异物感、胃闷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感、容易晕车、坐立不安、心烦意乱。
二、亚健康的自我检测表
对于亚健康有一种自我检测,可以了解自己是不是亚健康或是亚健康到了什么状态。如果你总分超过30分,就表明健康已敲响警钟;如果总分超过50分,就需要好好反思你的生活状态,加强锻炼和营养搭配;如果总分超过80分,赶紧去医院找医生。
第三节 亚健康的形成原因
亚健康概念的提出虽是医学界的一大进步,但概念还是比较笼统,具有较大的时空跨度,若干问题仍待探讨。比如有些亚健康状态的人较临近健康,有些人则贴近疾病,又可称为亚临床期。贫富、年龄、地域、社会文化层次等不同,人的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也各异,上节所述的各种症状是较常见症状。引起亚健康的原因不同,表现也各异。引起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工作超负荷
亚健康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就是疲劳。疲劳也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是万病之源。持续不间断的长期超负荷工作极易产生疲劳。
疲劳是人们连续工作或学习以后出现的一种活动效率下降的状态。疲劳其实是一种正常生理反应,是防止机体过劳的警讯,也是机体功能的暂时性障碍。人处于疲劳状态时,往往感觉浑身乏力、不爱动、不爱讲话,并且头脑发胀、记忆力下降。疲劳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
1生理性疲劳
生理性疲劳又包括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疲劳和混合性疲劳4种类型。
体力疲劳: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间过长或强度较大时,就会产生体力疲劳。原因在于,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使肌肉持久或过度收缩,产生乳酸、酮酸等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在肌肉内积累过多,人就会产生浑身酸痛难受的感觉。这些酸性物质随血液循环而运行全身,就会进一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浑身无力、烦躁不安的感觉。
脑力疲劳:脑力活动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产生脑力疲劳。人们聚精会神地读书或计算,时间一长,就会感觉头昏脑胀、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等,这是脑力疲劳的表现。脑力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在于,脑细胞活动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并且大脑中积累了脑力活动时所产生的酸性物质。
心理疲劳:心理疲劳又称精神疲劳或心因性疲劳,和上述两种疲劳不同,一般是在活动还未开始或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感觉很累,不想动不想说,对工作或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烦。换句话说,心理疲劳是指不是不能做不能学,而是不愿做不愿学的状态。常有些人,刚刚上班就觉得周身乏力、四肢倦怠、心烦意乱;还有些学生,一拿起课本就头昏脑胀,这些都属于心理疲劳。
混合性疲劳:顾名思义,混合性疲劳就是几种疲劳的混合状态,亦称综合性疲劳。常见的情况有体力疲劳与脑力疲劳并存,脑力疲劳与心理疲劳并存等。混合性疲劳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仅靠休息往往难以消除。
2病理性疲劳
由疾病引起的疲劳就是病理性疲劳,和生理性疲劳有以下几点不同:一、病理性疲劳不像生理性疲劳那样有明确的引发因素,如果不经过医生检查,往往找不出疲劳原因。二、病理性疲劳仅靠休息一般难以消除,必须经过正确的医疗,在疾病治愈之后才会消失;而生理性疲劳一般经过合理的休息之后就会消除,特别是青少年,恢复更快。三、生理性疲劳往往除了疲劳本身之外,并不伴有其他症状;而病理性疲劳通常伴有其他症状,如糖尿病所致的疲劳,长与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等症状相伴而生,肺结核引起的疲劳常伴有低热、盗汗、干咳、消瘦等症状,病毒性肝炎引起的疲劳往往和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肝区疼痛等症状相伴。所以,当发生此种疲劳时,一定要及早寻医检查,不可掉以轻心。
根据疲劳发生部位,又可分为全身疲劳、个别器官疲劳、智力疲劳和技术性疲劳4种。
全身疲劳 主要因参加繁重体力劳动所致,表现为全身乏力、不适、肌肉关节酸痛、动作迟钝不协调、打瞌睡等。
器官疲劳 发生在人体局部的疲劳。原因在于仅需个别器官或肢体参与的紧张工作。
智力疲劳 由于长时间紧张的脑力劳动导致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能力降低,表现为头昏脑胀、全身乏力、失眠、易怒、肌肉松弛等。
技术性疲劳 驾驶汽车、火车、飞机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重的工作容易导致技术性疲劳。此类疲劳兼有全身疲劳、个别器官疲劳和智力疲劳的特征。
二、睡眠不足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睡眠不足已成为当今都市人的普遍现象。睡眠不足是导致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体危害甚大,切莫等闲视之。睡眠不足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
曾有科研人员把24名大学生分成两组,先让他们进行测验,结果两组测验成绩一样。然后,让一组学生一夜不睡眠,另一组正常睡眠,再进行测验。结果没有睡眠组学生的测验成绩大大低于正常睡眠组学生的成绩。由此,科研人员认为,人的大脑要思维清晰、反应灵敏,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
2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现代研究认为,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除了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外,还与生长素的分泌有一定关系。生长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促进骨骼、肌肉、脏器的发育。由于生长素的分泌与睡眠密切相关,即在人熟睡后有一个大的分泌高峰,随后又有几个小的分泌高峰,而在非睡眠状态,生长素分泌减少。所以,青少年要发育好,长得高,睡眠必须充足。
3影响皮肤的健康
人的皮肤之所以柔润而有光泽,是依靠皮下组织的毛细血管来提供充足的营养。睡眠不足会引起皮肤毛细血管瘀滞,循环受阻,使得皮肤的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因而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加速皮肤的老化,使皮肤颜色显得晦暗而苍白。尤其眼圈发黑,且易生皱纹。
4导致疾病发生
越来越多的睡眠问题专家认为,现代人睡得越来越少是各种现代疾病频发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睡眠周期与昼夜更迭周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古代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就是对这种规律的适应。当电灯被发明之后,这种格局就被严重破坏了。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的睡眠时间都花在夜生活、电视和网络上。
经常缺乏睡眠会使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得不到恢复就会引起感冒、抑郁症、糖尿病、肥胖、中风、心脏病和癌症等疾病。睡眠不足还与精神错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英国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经常上夜班者患心脏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3倍。睡眠不足的直接影响,短期内表现为白天昏昏欲睡,思路不清晰,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注意力无法集中,动作无法协调,情绪不稳定,易怒,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人们过去关注较多的只是睡眠不足引起的这些短期影响,认为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好好睡上一觉后就会恢复正常。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不足的影响会累加起来,最终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乃至寿命。
睡眠时有呼吸暂停现象的人患中风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倍,患心脏病的危险也大大增加。如果持续两个晚上不睡觉或睡不好觉,血压就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升高。如果每天晚上只睡4个小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仅在一周内,这就可以令健康的年轻人出现糖尿病前驱症状。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肥胖。因为,控制脂肪和肌肉的生长激素多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而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这种分泌处于一个稳定而平衡的状态。睡眠不足,则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人变得大腹便便。缺乏睡眠还会严重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经历了一天的斗争之后,需要在睡眠的状态下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以利于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而睡眠不足,就会大大缩短这个过程,使得未经完全修复的免疫系统仓促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