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身体健康自查书写格式 > 第三十二章 心脏病(第3页)

第三十二章 心脏病(第3页)

吃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之一,保持健康平衡的饮食,不仅会使你感觉良好,而且还能帮助你减少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所以,从现在开始,吃那些你喜欢的富有营养的食品吧,尽量远离那些时尚的流行食品。在这个食品金字塔中,我们每天大量食用的应当是面包、谷类、豆类、土豆和面食;其次,应当是各类水果和蔬菜;再其次,应当吃一些瘦肉、家禽肉和水产品;然后,需要补充适量的低脂肪牛奶和奶制品,最后我们还需要极少量的脂肪和油脂。

1多吃含高纤维的各类谷物和豆类食品,尤其是整粒的,例如黄豆、蚕豆和豌豆等。尽量避免高热量及低营养值的食品,例如软饮料、糖果和糕点等。

2用向日葵油、玉米油、油菜籽油和橄榄油等取代动物油。

3不吃高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食品,例如全脂牛奶、肥肉和黄油等。在做饭时,最好剔除肉上的脂肪和家禽的皮。

4尽量不吃油炸食品,最好采用一些有助于去除脂肪的烹调方法,例如煮沸、烘焙、烧烤和焖炖等。

5减少饮食中食盐的用量。

6美国心脏协会建议,除孕妇外,成人每周至少要吃两次鱼。每周鱼类消费高的人群,因心脏病的死亡率也明显降低。

7心脏病人不宜摄入过多的铁质。避免食用富含铁的食物,诸如动物肝脏。乳、肉、蛋中含铁很少,但动物性食品铁吸收率高达20%;而芹菜、韭菜、萝卜叶等植物性食物,虽含铁稍高,但吸收率低。另外已知维生素C可促进植物中铁的吸收,进餐时不要同服维生素C,以避免促铁吸收;而咖啡、茶、纤维素不利于铁的吸收,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餐后饮茶,都可减少铁吸收,也不应再用铁锅烧菜了。

8糖类食品应以主食为主,控制甜食的摄入——糖类食品应从主食中的米饭和面包等面类中按量摄取,应尽可能控制其他的糖类食品,如砂糖和点心、清凉饮料等含单纯糖类食品。

9其他:首先对处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热量和脂肪的摄入,以避免体重和腰围的迅速增加。研究发现,女性在更年期前后,有体重与腰围明显增加的现象。如果在这一时期控制饮食中高热量和高脂肪的摄入,并适当增加体育运动,就能控制体重、降低胆固醇水平的增加。第二,少量饮酒可能会有大大好处。一项长期跟踪研究发现,每天饮酒3克至6克(相当于半口酒)的女性,患高血压的几率大大降低;每天饮酒12克至18克,和不饮酒女性没有明显差别;每天饮酒超过18克的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2饮食三少与三多

三少

1少食 就是限制进食的数量和种类。心脏病人多半体重超重,因此应有意识地控制每日热量摄取量,减轻体重。建议每次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引发心脏病发作。

此外还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过凉过热的食物,以减轻胃肠刺激。

2少脂 就是尽量少食用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类、肥肉类食品,动物内脏等。

过多的脂肪可以造成肥胖、高血脂,长期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胆固醇含量多少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过高会发生冠心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病,应适当加以控制。在饮食方面,应避免动物性食品,少吃肥肉、奶油、黄油等脂肪类食物,少吃动物肝脏、脑、鱼子、墨斗鱼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应多选用豆类食品,因黄豆中含有卵磷脂及无机盐,对防治冠心病十分有利。

3少盐 吃盐过多,会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对预防心脏病不利,因此每日食盐量摄入最好不要超过6克。

三多

1多补充膳食纤维素 膳食纤维素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但它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生成,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纤维素主要存在于蔬菜中,以竹笋、梅干菜、芹菜、韭菜为代表,粮食作物中以黄豆、燕麦含量较多。国内认为,每天纤维素应吃15~30克左右,才能满足需要。据国外报道,如每天摄入26克纤维素,就可降低女性患心脏病的危险,同时心肌梗塞的危险也相对降低。

2多补充维生素 丰富的维生素有助于心脏健康。如维生素C能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还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降低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

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保护心肌,预防血栓。

维生素PP(即尼克酸、烟酸)能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绿叶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肉类、谷物、花生、酵母中富含维生素PP;油脂、豆类、蔬菜中富含维生素E。

3多补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数量不多,但作用很大,心脏病人同样离不开。硒能保护心脏,防止病毒感染,是心脏的守护神。铬能强化胰岛细胞,预防糖尿病,还能抑制胆固醇吸收,从而减缓或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此外,钙、镁、钾、碘等矿物元素也对保护心脏有益。

三、心脏病人的起居和日常护理  1起居从医学角度论,心脏病人的衣着至少要注意以下两点:1首先要保暖,特别在寒冬腊月尤为重要,不少心脏病人病情之所以恶化,主要与衣着不当,受凉导致呼吸道感染有关。但是病人衣着也不宜过多、过暖,这样会出汗,受冷风一吹也易受凉;2衣着要宽畅,不宜穿着紧身衣,尤其是上衣、内衫,把胸脯箍得紧紧的会妨碍胸廓和心脏的跳动,使病人呼吸时感到费力,影响肺脏的气体交换,加重缺氧。

心脏病人的住宿,最好能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环境宁静的地方,嘈杂、空气污染会影响病人的睡眠和体力的恢复。特别是不要睡在潮湿、阴暗的地方,这对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尤为重要。

2家庭护理

由于心脏病多属慢性病,大多数病人靠门诊治疗,因此如何做好家庭护理,配合医生治疗至关重要。

在家庭护理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1得了心脏病,病人的内心痛苦不言而喻。因此要经常劝慰病人,使病人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要指导和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尤其是洋地黄类强心药和利尿药,一定要按医嘱服用,不能任意加减剂量,以免影响疗效,引起毒副反应和电解质紊乱。要熟悉洋地黄常见的毒性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乏力、黄视,以及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室内过早搏动。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2增强体质,避免受凉感冒,注意保暖,因地制宜做好防寒防湿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呼吸道感染不仅使心脏负担加重,而且往往是风湿热、病毒性心肌炎的前奏,也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祸根,一旦发生感染应尽快治疗。体内但性病灶如龋齿、慢性扁桃腺炎、咽喉炎等应尽早根治,捣毁链球菌的安乐窝,这对预防风湿的复发很有价值。

3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强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因为过度劳累会增加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力衰竭。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以不出现症状为度,借以改善和增强心功能。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应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改善。

4饮食宜清淡,适当增加营养,有心功能不全、浮肿者应低盐饮食,限制水分摄入。

5对于有明显心功能不全的青年女性,应劝其尽量不要怀孕,积极采取避孕措施。一旦妊娠,应尽早施行人工流产。对于心功能代偿力强,病情较轻者仍可怀孕,但必须在内科和妇产科医生共同配合下渡过妊娠期,争取顺利分娩,以确保母婴安全。

四、心脏病人不宜做局部锻炼适当的活动包括合适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临床医生发现,一些心脏病人在做全身性运动时心脏病不易发作,而在做局部性肌肉活动时,尽管运动量并不比全身性活动大,反而容易诱发心脏病。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是由于机体的供血方式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血压变化决定的。机体的血液供应有一个“多劳多得”的原则。某部肌肉活动量越大,该部肌肉血管扩张的程度也越大,获得的血液越多。体内流动的血量是一定的,为了供应活动肌肉增大的需血量,不活动的肌肉血管就收缩。全身性肌肉活动时,血压在运动开始后有轻微的升高,随后由于全身肌肉血管舒张而恢复至原来水平。这样的活动既没有加重心脏负担,又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局部性肌肉活动(如上肢或下肢的运动)时,活动部分的肌肉血管舒张,大部分不活动的肌肉血管收缩,引起血压显著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在心脑功能本来就弱的情况下,病人极易发生心肌梗死。可见,老年人和心脏病人在室内活动时,不宜进行局部肌肉活动,如用哑铃、拉力器、单双杠等进行锻炼。可进行一些轻松愉快又不至于增加心脏负担的全身性活动,如跳交谊舞、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