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人迈入四十岁的人生,热烈灿烂的青春花季,已淡出我们的视线,只有岁月刻在女人的脸上,还沉淀在女人的心里。
青春是有魅力的,成熟也是有魅力的,不管女性处在哪一个生命阶段,她的魅力都需要健康和智慧去塑造。
在世事的牵累、终日的忙碌中,偷出空闲,修饰自己滋养自己,除了肌肤的休养,活力,情绪上的管理也非常重要。一个接近中年门槛的女人,一旦敞开胸怀接受这个事实,更年期同样可以开启人生的新篇章,也同样可以是自由的、生命飞扬的一段光阴。
变老并不可怕
你怕变老吗?很多人在年过30之后,常常感叹“一年更比一年老”。尤其是进入到中年之后,她发现她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一直保护着她的职业离她而去,这使得她的计划突然中断,而且她的身体也开始慢慢地背叛着她;她尚未实现的梦想与渴望,也许将永远无法实现了。她突然发现自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成了孤家寡人。这令她突然感到人生似乎非常空虚,空虚感油然而生,于是感到自怜无助,并且不再想恢复破碎的自我,只是一味的沮丧和自哀,其结果往往会带来更残酷的现实。她本来可以显得更年轻的,可如今看起来却更加苍老。
面对她那短暂而又令人失望的经历,在依然无法达到的未来的门槛上,她又恢复了少女时的行为:她拒绝承认这就是一切。她们通常会试着忽略问题,或采取消极否认的态度,她不愿承认自己正面临由青年迈入中年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她会宣称:她还未到中年危机的年龄之列。假如不是她那迟钝麻木的丈夫,不懂回报的孩子,支使人团团转的老板……她的生活本可以更加称心如意。那不是她的错,她本可以生活得更好。这些其实都是出于极度的自卑心理,她们无法正视自己的脆弱,只好以假装快乐的方式来掩饰自己。因此,除了配偶和孩子等家中亲人,周围的人往往都无法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也不会意识到其实她们的情绪糟糕到了极点。
无论她多么想回避,语言多么笃定,但是她们内心的那股沮丧之情始终如影相随。她们很想求助于别人,可是孤独和害怕被拒绝的心理使她们往往不敢冒险求人。她们的这种沮丧之情的产生是必然的,当她不知不觉地从青年滑到了中年时,她发现,她的丈夫、她的环境、她的忙碌,对她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她觉得自己从没有被人感激过。也就是说一个人辛辛苦苦地奋斗之后,其理想不管是大是小,如果她不能获得事业的成就感以及家庭的幸福感时,那么她是不会感到快乐和欣慰的。于是她从她认为没有她优越的身边人员当中撤了出来;她把她自己,把她心中的秘密(这是她不幸运命运的神秘关键)给封闭了起来。
虽然沮丧是中年女性必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但是这种沮丧的情绪常常会扩大生活的不幸。所以对被持续强烈的沮丧情绪困扰的人来说,很有必要接受一定的心理治疗,但是这个时期的中年女性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对心理咨询和治疗持拒绝排斥的态度,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她们的工作、生活、婚姻、家庭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有的中年女性在沮丧中会形成一种对他人冷漠的态度,认为这样可以报复别人,其实这样不但无助于事情的解决,还会进一步损害自己。因为这样做,无论在肉体上、精神上都将进一步影响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无法坚强地面对现实。如果长期逃避和否定自己,陷于持续的沮丧之中不能自拔,那么慢慢地她会变得更加缺乏勇气及心理会变得更脆弱。
--年龄不是成功的障碍
年轻和青春,一笔无价的财富,尤其对女性来说,这笔财富更显得珍贵和不可替代。许多年龄较大的女人感受到了年龄的阻碍,他们不时会有被架空一切或被时代抛弃之感。
有一位74岁的个子矮小的老太太,她十分困惑剩下的日子究竟该如何打发。这个老太太退休前曾任教师,积蓄没有多少,因此,许多人劝她继续工作对她的精神状态和经济都有益处。她说,除了教书之外,她还曾给小朋友讲故事听,并能为所讲的故事配以精心挑选出来的幻灯片,而小朋友也都十分喜欢。
这是目前你能做的事情,你干嘛不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做一个深受小朋友喜爱的说故事的人呢?她的朋友建议道。
这位老太太听完朋友的鼓励后,她十分兴奋地又重新投入她70岁之后的事业。自此,她不再认为年龄是她的障碍,相反地,她现在的能力甚至超过了她年青的时候,正是因为有经验,使得她讲的故事更为动人,更叫小朋友们迷恋不舍。
她还亲自主动去找为促进美国文化做出许多贡献的福特基金会,向他们推荐自己为幼儿园小朋友研究出的各种“说故事时间”的计划。由于她洽谈的对象都是些“证明给我看”的人,她便努力地陈述自己计划的价值所在,并拿自己的经历来证明,结果她胜利了。而她的那些故事中蕴含着的温情、戏剧性和诉求的力量,就是他们最终被说服接受老太太整个计划的原因。
这个老太太简直像个年轻人一样,她天天满怀热情和信心,在全国各地巡回地讲故事,给无数孩子送上了欢乐。年龄问题已不再是阻碍或懒散的借口,她不会再说:“我年龄太大了,不再适合赚钱过日子了。”她会重新评估自己的才能和经验并拟定计划,脚踏实地地去实行自己的构想。值得高兴的是,这位老太太在74岁时并没有随年龄而变老,她是真正地成熟了!在一般人眼中,年龄大是人们做事的阻碍,而年龄对于她,却变成了一种激励和进取的诱因。
--换个角度看“变老”
其实换个角度看,“变老”意味着“更好”,“老有老的好处”。
首先,你会变得更加智慧和有内涵。“要是你一生都在不停地读书、思考和创造,那么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智力还可能有所上升。”《女人如何衰老》一书的作者罗宾·赫尼格如是说。这就是说,年岁尽管可能使推理、记忆的速度放慢,但并不一定会降低思维的质量。
你还会变得更坚强。神经学家教授乔治·威兰特博士的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的心理防卫机制会神奇地变得更为坚强。这就是说,年轻人保护自己往往靠策略,诸如否认、辩驳等等,而中老年人则更依赖于诸如幽默、利他、创新等更为科学、健康的手段。《鼓足勇气迎接衰老》一书的作者菲里普·褒曼说:“很少能看见一个中老年人会在缓慢又拥挤的电梯内焦躁不安,但骂爹骂娘的年轻人却随处可见。”
你更加有力量。因为大多数人是在其中年期才达到了他们事业的顶峰。精神分析学家伊里莎白·奥金克劳斯指出:“这才是最富竞争力的年岁。”
你的婚姻也会更美好。因为随着年岁的增长,你的婚姻会变得更为稳固,而结婚时间愈久,你便会愈加珍惜你的婚姻。
你会越来越明白你自己。心理学家玛迪·格森弗尔德则说,“您的年纪愈大,你的个性往往会显得愈明晰,你会把自己的所思、所爱、所恨理得更顺,你终于明白你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了。”
你会变得多多为他人考虑。据一项最新调查,占84%的接受调查者认定:人到中年会变得更富同情心。当我们的孩子长大之后,我们的爱心却继续增加。
你对年轻人会更加宽容。当你成为爷爷或奶奶之后,你便会心生一种与新一代同享天伦之乐的热望,你对年轻人也会变得更为宽容,因为你终于认识到了“人生苦短”。
你的天地会更加宽敞。老年病学家罗伯特·布斯勒所说:“要是你不断滋养、发展你的种种关系,那么当你进入中年期后,你便可能拥有了一张结实的人际网络……彼此爱护,彼此关照。”
你做事更有动力。老年人通常会认为有生之年不多了,但这种认识又使得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时间之宝贵,让他们对事业更具有一种紧迫感。研究已证实,兴趣和压力还可能有增寿之效。
你的精神生活更丰富多采。这是因为,你有了充足的时间对你的人生经验作反思和总结,其结果或是信仰的深化,或是心灵的一次飞跃……
--心态年轻,灵魂不衰
不少女性,虽已过了不惑之年,但其外貌、气质、精神状态仍犹如二十八九岁的大姑娘一般。问其年轻的奥秘何在,回答是:“年轻不年轻取决于心态,即你对人生所抱的态度。青春的真谛在于拥有坚强的意志,卓越的构思,非凡的热情以及克服懦弱的勇气、不安于逸乐、勇于冒险和向未来挑战的气魂。”
她们认为,人固然会因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老,而自我理想的丧失,会对人的衰老起催化作用。岁月虽然会在皮肤上留下皱纹,但热情的丧失会在心灵上刻下令人真正苍老的痕迹。
不论你是60岁还是70岁甚至80岁,心中应该保有对新鲜事物的憧憬,对未知的惊喜,儿童般的好奇心,不屈不挠的斗志,对生命的喜悦,争取光荣胜利的意志。
对此,美国的麦克阿瑟曾有一段名言:“人随着坚强的信念而显得年轻;反之,随着疑惧而老化。同样的,自信和希望也为人带来年轻;恐惧和绝望则引导人走向衰老之途。”
温馨提示:
岁月可以夺走娇嫩的容颜,却夺不走一个年轻的心灵。在岁月的沧桑中,女人能保持一种真我和年轻的激情最难得。
中年女性也能活得精彩
许多人认为中年是女性的下坡路,确实,人到中年的女性会经历很多变故或磨难。
她们的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基本上已经定型,她们年龄老化,心理负担很重,很难再有所创新和重新学艺。即使她们被迫去面对竞争、淘汰,而不得不再学习新的技能时,用人单位却有很大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