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上下五千年故事免费听 > 第十五章 沟通的技巧(第3页)

第十五章 沟通的技巧(第3页)

这人默默想了好久,抬头对杨素说:“像您您所说,一定失败。”

杨素大笑,又说道:“如果现在家中有一人的脚被蛇咬了。怎样医治?”

这人立即答道:“取5月5日南墙下雪涂涂即即治。”

杨素说:“5月天什么地方还有雪啊?”

这人答道:“5月没雪,那么腊月天哪里会有蛇咬呢?”

滴水感悟

幽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价值。哪怕你表达的内容并不重要,只要有幽默,也比长篇大论讲道理更让对方欣赏。

有话好好说

一天,齐桓公对大臣们说:“因为有了管相国,我们齐国才有现在民富国强,威震天下,寡人想封他为仲父,让他总管内政外交。你们出去想一想,看好不好?认为好的,进门来站在左边;认为不好的,进门来站在右边。”

大臣们在外边商议了一阵,陆陆续续走了进来,有站在左边的,也有站在右边的。站在左边的多,站在右边的少;而东郭牙却站在大门中间,既不往左,也不往右。桓公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东郭牙!你没听清我的话吗?”

东郭牙没有回答,他反问桓公:“凭管仲的智慧,能够谋取天下吗?”

“当然能。”桓公回答。

“凭管仲的决断,他敢干一番大事业吗?”东郭牙又问。

“当然。”桓公回答。

“主公因为管仲的智慧能谋取天下,他的决断敢于干一番大事业,就把内政外交的大权全部交给他。”东郭牙停了停,接着说,“管仲以自己的智慧和决断,又凭借主公的威势,治理齐国,必能成就大事。只是这样一来,对于主公,是不是也有危险呢?”

桓公听了,恍然大悟:“有道理!”于是,他让管仲管理外交,而把内政交给别人。

滴水感悟

齐桓公只看到让管仲独揽大权的好处,东郭牙的话却让他看到了这样做的坏处,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意见。引导对方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是说服的重要方法之一。

公孙弘反击诬陷

汉武帝时,公孙弘身居高位,但是生活极为简朴,从不穷奢极欲。

朝官汲黯认为他很虚伪,于是向武帝报告说:“公孙弘地位在三公之列,俸禄那么多,却经常身穿布衣,出入都从简,一点不像朝廷高官,处处显出一副穷酸相,这其中一定有诈。”

汉武帝一下子提高了警惕,召见公孙弘,问他平日里的所作所为。

公孙弘见皇上脸色阴沉,估计自己将有可能大祸临头,一不小心就可能性命难保。但公孙弘觉得,自己平日兢兢业业为国效劳,为人心胸坦荡,行事一向光明磊落,应该没有什么可以畏惧的,于是从容地说道:“陛下所确实是有的。三公常穿布衣,确实有巧施骗术沽名钓誉之嫌,有些不合常情。管仲作齐国的宰相,得到齐王多次馈赠,财物多得可以和国君相比拟。晏婴作齐景公的辅臣,吃饭不加肉,妻妾也不穿丝织衣服,但他把齐国治理得很好。所以治理国家需要的是有才能的大臣而不是有财富的大臣。现在我公孙弘作御史大夫,穿麻布衣服,不求华丽生活,只是觉得无须那么挥霍,简朴一点并没有什么损失和不便,反而能为国家节省些财富,何乐而不为呢?”

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说词,认为他说得很有理,这种简朴之风应该全国提倡。从此汉武帝更加器重公孙弘。

正是由于公孙弘逊让有方,才没能招致祸端,得到汉武帝的器重。

滴水感悟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公孙弘勤俭节约,反而被人诬陷,小人的用心实在可恶。但公孙弘没有直接反驳对他的指责,而是直言自己俭朴的本意,讲得合情合理,终于说服了汉武帝。

巧答汉武帝

汉武帝在上林苑游玩,看见一棵很好看的树,问东方朔是什么树。

东方朔答:“叫做‘善哉’。”

汉武帝暗中派人削掉它的枝干。过了几年,又问东方朔是什么树。

东方朔答:“叫做‘瞿所’。”

武帝说;“你瞒我好久了,为什么名字跟前次说的不一样呢?”

东方朔笑道;“大的马叫马,小的马叫驹,大的鸡叫鸡,小的鸡叫雏,大的牛叫牛,小的牛叫犊。人初生时叫小儿,老了叫某老;往日名叫善哉,现在叫做瞿所。世上人的老小、生死,万物的衰败、成长,哪有固定的名称呢?”

武帝听了大笑。

滴水感悟

东方朔的话虽是狡辩,却是句句在理。能把狡辩的话说得句句在理,也说明他为人机智、学问很大,这一点就值得赞赏。怪不得汉武帝不但不生气,还哈哈大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