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上下五千年故事动画片 > 第十三章 为未来做准备(第2页)

第十三章 为未来做准备(第2页)

宰相李斯不同意这种做法,他问秦王政:“现在,各国的名士纷纷来秦,这是好事啊!为什么发布逐客令呢?”

秦王政说:“这是那些老臣的意见,他们怕外来的名人太多,会危及秦国的安全。”

李斯说:“这是小人之见,是不能成就大事业的。天下名士来到秦国,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然后可以统一六国,独霸天下,危及安全的事还会发生吗?大王的逐客令一下,不仅会赶走那些已经来到秦国的名士,还会堵塞天下名士来秦国的道路。没有人才,怎么统一六国?天下纷争,秦国哪里会有永久的安全呢?逐客令等于把军队借给敌人,把宝珠丢给强盗啊!”

听了这番话,秦王政立刻把逐客令撤消了。

滴水感悟

尤里·邦达列夫说:“不应嫉妒天才人物,就像不应该嫉妒太阳一样。”做事业,一定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而壮大自己的力量。这是起码的远见。

眼睛虽亮,难见睫毛

杜子问楚庄王:“听说大王要发兵去攻打越国,所倚仗的是什么呢?”

楚庄王说:“现在越国政乱兵弱,正是我们吞并它的好机会啊!”

杜子说:“人的眼睛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近来,我们和齐国、晋国交战,结果都失败了,失去了数百里土地,这说明我们的兵力也很弱啊。庄趾在我们境内组织百姓起义,多次派兵镇压都没有达到目的,这说明我们也处在政乱之中啊。”

楚庄王说:“眼睛虽亮,难见睫毛,说得很好。听你这么一说,仔细想想,我们政乱兵弱的程度比越国还要严重,这次的出兵计划就取消吧。”

滴水感悟

自身存在弱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全然无知,更可怕的是陷入到自身弱点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只有对自己的状况有清醒的认识,才可能具备把握未来的远见。

关心后人

疏广在汉宣帝时任太傅,这是个权位和收入都很高的职务。辞职还乡后,疏广把积蓄都用在了交友和为乡亲们办事上,从不为子女后代花钱。

弟弟劝他:“不要把钱花光了,留下一点给子孙们置些田产。”

疏广说:“难道我是个老糊涂,不知道为子孙们着想吗?我们原来的那些田产,完全可以让子孙们丰衣足食了。如果再多置一些,只能促使子孙懒惰,损害他们的意志。愚蠢而多财,就会干出荒唐的事来,岂不是害了他们吗?”

滴水感悟

轻而易举地得来的收获,并不是好事;享受艰苦劳动创造的成果,才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中国的斜塔

北宋年间,喻浩被誉为不可多得的造塔奇才。工部薛尚书推荐他负责设计、督造皇帝钦定的工程,也就是京城开封的开宝寺宝塔。

喻浩自接到重任以后,每日东奔西走,深夜还在赶着画图纸、做模型,立志要吸取中华名楼古迹之精华,造出天下第一宝塔。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制作,他终于完成了设计图纸和木塔模型,薛尚书过目后赞不绝口。

一天,喻浩冒着狂风暴雨来到工地勘察地形,发现工地北面的五丈河河水由于暴雨而持续上涨,湍急的河流卷着河堤边的泥沙直冲向前。

喻浩皱起眉头,伫立在河边:“大风……大河……我修造亭台楼塔无数,却不曾遇到如此棘手的难题。怎样才能稳定塔基呢?”从工地回来后,喻浩因为受了风寒而卧病在床。妻子把中药端进卧室,埋怨他不爱惜自己的身子。突然屋外传来器皿摔碎的声音,喻浩问道:“什么声音?”

妻子接过药碗:“没什么,外屋的地面不平,肯定是碗橱有点摇晃把碗摔碎了,等会儿用木片把低洼的地方垫高就行了……”没等妻子说完,喻浩豁然开窍,连忙披衣起身修改图纸,完工后又仔细检查了一番,这才满意地点点头,便昏倒在椅子上……

八年过后,宝塔终于竣工了。

宋太宗在薛尚书等文武官员的陪同下,前往开宝寺巡查验收。这座宝塔高近四十丈,共十一层,为京城内外最高建筑,四十里外就能看到。宋太宗赞叹道:“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登此塔,真不知我大宋朝竟有如此繁盛宏大之美景!”

正在君臣共乐之时,一位大臣一语惊人:“此塔虽然雄伟壮观,但是塔基不正,塔身倾斜,必成大患!”并让人端来一碗水倒在地上,结果水向一个方向流去。众人皆目瞪口呆,宋太宗更是勃然大怒,派人把喻浩找来当面对质。

“塔基不正,此乃地势使然;塔身歪斜,则是故意所为。”喻浩面不改色,侃侃而谈。“臣在修建此塔之前,仔细观察研究了这里的地势地貌,发现塔的北面数十步远就是横穿京城的五丈河,河水终年湍急,日久必然侵蚀河床地基,这样势必导致宝塔地基一面的沉陷,所以我将宝塔北边地基稍微垫高,这样就可慢慢矫正一侧沉陷的地基。至于塔身向西北方轻度歪斜,是因为京城地处黄河南岸,西北面一马平川,没有高山阻挡,所以常刮西北风;而宝塔塔身高大,经过长年累月西北风的吹刮,难免要向东南倾斜而最后倒塌,现在我让它稍向西北倾斜,就是抵御风力,预计不到百年这塔就会被风吹正的。”

众人听后无不啧啧称奇,宋太宗也连连称赞道:“妙!妙!造塔而不只着眼于塔,内外兼顾,果然是造塔奇才,了不起!了不起!朕就赐名它叫‘灵感塔’吧,哈哈……”

后来开宝寺的“灵感塔”成了北宋最有名的宝塔,而且正如喻浩所预料的那样,多年后塔身倾斜度真的越来越小,人们都称赞喻浩有先见之明。

滴水感悟

世人只知道“比萨斜塔”,谁知我们中国早就有了斜塔。灵感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喻浩按自然规律办事、充分考虑各种情况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桓公喂蚊

齐桓公在寝宫里睡觉,他对相国管仲说:“我们齐国国家富强,百姓生活很富裕,我没有什么忧虑。但有一件事处理不当,我却忧心忡忡,很不放心啊!现在蚊子嗡嗡地叫,它们没有吃饱,我有点忧虑。”

于是他拉开绿色的纱帐子,放蚊子进去。这些蚊子有的很懂礼貌,它不忍心叮咬桓公,奋然飞开了;有的蚊子知道知足,叮了桓公一口,便飞走了;有的却贪得无厌,从不知足,在桓公身上纵情叮咬,由于吃太饱,以至肠肚都胀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