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风冷笑一声,讥讽道:“本官一人之力,能否抵得过百官,我们当场比划一二,不就知道结果了?
本官且问上几句,不知徐公作何感想!
刘公刚刚所说,报社应该重点宣扬,治国经纶,状元文章,以及诗会文会佳篇丽作,忠君报国之言……
本官请问!
那些个牙牙学语的幼童,会喜欢看吗?
又或者说,那些指望着学习,一亩地怎么能多种粮食的老农,会喜欢看这个?
再或者说,那些忙碌一天,指望着学学,怎样锻造更结实的木柜,更耐用的菜刀,更招人喜欢的佳肴,一脸期待的匠人,会喜欢看这些?
还是说,那些为生活奔波的往来客商,那些游历天下的行路游子,喜欢看这个?”
徐溥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回复。
张山风继续说道:“都不是!
除了十几万的文人士子……
哦,不!
不少士子前不久,已经去了大学。
恐怕,现在已经不足十万了!
耗费诸多人力物力,就为了让几万文人士子,点评一下状元的文章,写的好不好?
就为了让几万人看一看诗会上,又有谁,做出了一篇咏古抒情的佳作?
你的意思是这样吗?”
礼部尚书倪岳不认同了,一本正经的说:“百姓谁关心朝廷大事?
只有文人士子才会关心!
大明报社本就是让学子,更加清楚朝廷的想法,让他们引导百姓安居乐业!”
张山风厉声斥责:“放肆!
大明是百姓的天下!
不是官员的天下;
也不是状元的天下;
更加不是区区几个文人士子的天下?
作为礼部尚书,倪尚书恐怕应该回去,好好看一看典籍。
然后,好好想一想,孔老头定义的天下是什么?”
倪岳冷哼一声:“是本官的一时失言,张公也曲解本官的意思了!
本官的意思是百姓识字者不多,就算写出了告示,都没几个人看得懂。
所以,没有必要纠结于百姓能否看懂。”
张山风立时反驳:“倪尚书此言差矣!
天下既然是百姓的天下,那么自然要让百姓知道。
天下发生了什么?
天下即将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