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知道,这个条件对于大明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他只好说道:“也先首领,我会将您的话带回给朱将军。但我相信,朱将军也不会接受割让土地的条件。”
也先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然后,他让使者离开,自己则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和平的道路并不容易走,但他也明白,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他愿意为了瓦剌的未来,尝试走一条和平的道路。但大明的态度,却让他感到有些失望。
使者回到大明后,将也先的话如实地告诉了朱瞻基。朱瞻基听完,沉默了许久。
他知道,也先提出的条件并不简单,但他也理解瓦剌战士们的心情。
他们为战争付出了太多,确实需要一些补偿来安抚他们的心灵。
然而,朝廷中的大臣们却纷纷反对割让土地。
他们认为,大明已经战胜了瓦剌,没有必要再给予他们任何补偿。
更何况,割让土地是关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事,绝对不能轻易让步。
“朱将军,我们不能接受也先的条件。”
一位大臣义愤填膺地说道,“瓦剌人狼子野心,他们得到了一片土地,就会想要更多。我们不能开这个头,否则后患无穷。”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朱将军。我们大明国力强盛,何必怕他们瓦剌?如果他们敢再次进犯,我们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朱瞻基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不禁有些烦躁。
他知道,大臣们的担心并不无道理,但他也明白,和平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
如果大明不愿意做出适当的让步,那么和平就永远无法实现。
就在这时,那个年迈的老者再次来到了朱瞻基的府邸。
他看着朱瞻基,微笑着说道:“朱将军,我知道你现在很为难。”
“但是,请记住,和平是需要代价的。”
“有时候,适当的让步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智慧的选择。”
朱瞻基叹了口气,说道:“老者,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是,割让土地这个条件,我实在无法接受。这关乎到大明的领土完整和主权,我不能轻易让步。”
老者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沉思片刻后,说道:“朱将军,您说得没错。割让土地确实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但是,您有没有想过,除了割让土地之外,还有其他方式可以补偿瓦剌呢?”
朱瞻基眼睛一亮,连忙问道:“老者,您有何高见?”
老者微笑着说道:“瓦剌人最看重的是什么?是他们的战士和家人的幸福。我们可以提出,在大明和瓦剌的边境地区,设立一个贸易区。”
“让瓦剌的商人可以在那里自由地买卖商品,赚取利润。”
“同时,我们还可以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帮助瓦剌发展生产和生活。”
“这样,瓦剌的战士们就可以通过贸易来养家糊口,而不需要再依赖战争来掠夺资源了。”
朱瞻基听完,心中豁然开朗。
他觉得老者的提议非常有道理,既可以让瓦剌得到实际的利益,又不需要大明割让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