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以来,中国网络游戏的霸主盛大凭借代理韩国游戏《传奇》系列成为中国网游的领跑者。那时,光通还只是一个利用自己的带宽资源为盛大托管《传奇2》的ISP,在网游产业微不足道。
《传奇2》获得巨大成功后,盛大被迫面对韩国人越来越高的分成要求。与韩国公司在谈判上的僵持,最大盈利来源《传奇2》的代理权隐患令陈天桥寝食难安。从2003年开始,盛大官司缠身,其主推的自主研发的《传奇世界》不断被控侵权。盛大面临内忧外患。
2003年初,光通在得悉陈天桥和Actoz、Wemade吵翻的消息后,突然借机兴起,与盛大争夺韩国游戏代理权,欲仿效盛大的成功模式。源于对时机的把握,光通成功“混水摸鱼”顺利夺走《传奇3》的中国独家代理权,霎时间由服务器托管商转变成盛大最直接的对手,自此成为网游市场一极。
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经营一方往往利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乱中取胜,坐收渔翁之利。对于这一点,很多企业老板都会深有感触。
有些商人会利用供求双方相互之间信息不通的关系,来制造假象,最终从浑水中摸到可观的利润。而作为供求双方对付浑水摸鱼的最佳办法,应当首先保持机智、沉着、冷静的精神状态,不要让对方牵着你的鼻子走,对自己不熟悉的情况尤其不能掉以轻心,以防止对方钻空子。耐心和勇气常可以帮助我们去对付善于搅和的人,把事情一件件弄清楚,不要给对方有混水摸鱼的机会。
我国一家企业与外商谈判,合资生产矿泉水,当我方谈判代表对矿泉水的一个技术参数提出质疑时,对方竟然气势汹汹,从包里倒出一大堆资料,要我方代表核对。
这是对方的混水摸鱼计,故意把谈判的正常程序搅乱,使对方心烦意乱,难以应付。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稍安毋躁,以柔克刚,不怕麻烦,不怕耽误时间,不怕谈判失败,耐心细致地核对材料,分析情况,解决问题,使谈判从无序重新走向有序。以静制动,以序治乱,在谈判时常是交互使用,不变中应万变。
商界有人善搞混水摸鱼,乱中去胜。先是东拉西扯地说了一通,把对方搅得思路混乱,精力疲倦,使一个条理简单的洽谈变成十分复杂。然后借对方精神不佳之机迫使拍板,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付搅和者的办法是,要有勇气说:“我们不明白”、“我们不了解”。坚持事情必须逐项讨论。当搅和者诱你讨论时,你要迫使他回到你的思路上来,且要让他倾听你的理由。防御的要诀就是在你尚未充分了解之前,不要和他讨论任何问题。即使在正常的谈判中,“我不明白”也是有力的谈判策略之一。
生活运用
遭抢劫市民趁乱抢钱
趁搬家骗子拉走彩电
一位公司老板带着财务人员去银行取出一百万元现钞,车子行至半路爆了胎。趁他们修车时,歹徒抢了钱便骑摩托车逃窜,狂奔中摩托倾翻,百元大钞漫天飞舞,数百市民一哄而上,大肆抢掠。
参与抢钱的市民们平时肯定是痛恨抢劫歹徒的,但在能够混水摸鱼的情况出现时,他们也会追随邪恶,响应邪恶的。你如果无缘无故拿钱送给他们,他们未必会接受,因为他们要面子。但能够混水摸鱼时,他们有可能会摸上一把,因为不摸白不摸。
中国人很讲究实际,喜欢贪便宜。贪便宜又不能太直露,于是就混水摸鱼。中国人之所以喜欢混水摸鱼,还因为混水摸鱼既安全又得利。中国人都明白,法不责众。羊随大流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即使等到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时,人们可以纷纷将责任全部推给搅混水的人。即使是跟着搅水者摸到大鱼的人,事后也会装出一副上当受骗甚至受害的可怜且痛悔状说,你看,我被大鱼咬破了手指,撞伤了腰。
我们做事都有忙乱的时候,越忙越要提高警惕,以免被他人混水摸鱼而自己吃亏。
马先生一家准备从居住了多年的平房搬到新买的楼房内,他在附近的人才市场内找了6个临时工帮忙。马先生和5名工人在室内收拾东西,一名工人在大门口看管已搬出的物品,这其中包括一台29寸的彩电。
这时,一名30岁左右的女子和两名青年男子推着三轮车走了过来,这名女子态度和蔼地对看管彩电的工人说,“我是东东(她称马先生的小名叫东东)的大表姐,他打电话说非要把这个彩电给我,让我搬家的时候自己来拿。”交谈了几句后,这名工人便相信了这位“大表姐”。
随后,两名男子将彩电抬上了三轮车,三人随后很快离开。临走时,“大表姐”还向工人抱怨:“东东可真是的,这个彩电还好好的他偏要换个34寸的,真是太浪费了。”
一个小时后,马先生清理物品时才发现自家的电视早已被人抱走。马先生自己根本就没有“东东”这个小名,而且也没有什么“大表姐”。骗子正是瞅准了马先生搬家,见缝插针骗走了彩电。
谋略评析
耐心等待主动出击
把水搅浑借机行事
混水摸鱼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人们在河里抓鱼的时候,一定是先把水搅浑,这样,鱼就看不清楚哪里有人,也就不知道该往哪里逃跑,最终在慌乱中被人捉到。使用混水摸鱼的计谋,一种方法是耐心等待河水变浑,一种方法是主动出击把水搅浑。
由于乱生于内,而形于外。因此,设谋乱敌,最有效的办法就莫过于去钻进敌人营垒之内,乘机搅浑水,以便从中摸鱼。但更多的时候,这个可乘之机不能只靠等待,而应主动去制造。一方主动去把水搅浑,一旦情况开始复杂起来,就可以借机行事了。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原文】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上蛊。
【今译】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而我却可以隐蔽地击破另一支敌军。
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金蝉脱壳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出击另一部分敌人。
军事运用
诸葛亮密授退兵计
毕再遇悬羊诈金兵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
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工匠仿诸葛亮摸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
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
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摆脱敌人,转移部队,要巧妙地调动,这种调动要神不知,鬼不觉,极其隐蔽。因此,一定要把假象造得有逼真的效果。转移时,依然要旗帜招展,战鼓隆隆,好象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阵势,这样可以使敌军不敢动,友军不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