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湛道:“但是,静蓝山上游三千里皆为静蓝山界,一般无人居住。”
能渡摇头,盯着江湛看了会儿,才道:“应是川西无人。”
江湛不敢置信,连忙问道:“难道我来自川东?”
能渡没有作声,江湛继续问道:“师父,川东到底是什么地方?”
对于川东,能渡同样有些疑惑,他说道:“恒川以东,谓之川东。虽然同在川洲,但中间隔了恒川,川东便是任谁也过不去。”
江湛往门瞟了一眼,问道:“宏觉住持能去吗?”
见能渡缓缓摇了摇头,江湛心中不免震惊:“住持已见无我,佛法精深,修为通天绝地,他竟然也去不了。”
他神色有些暗淡,却又在心里生出些希望,问道:“那我又是如何过来的呢?师父,江湛是谁?我是谁?当年那布条上有没有写?”
“我不知江湛是谁,但知你是江湛。我们净蓝建寺三千年,只在三千年前描述川东,仅仅谓之:剑分阴阳,亦诛邪魔。”
江湛沉寂下来,能渡目光不离江湛,继续道:“青迟,这便是我种的因。你可知,你的佛心看似天成华美,却是内里隐生暗痕。你生具佛性,灵敏慧颖,极易修行。此一劫,你若得真佛理,便可成就真佛,否则玉碎身死,别无余地。”
能渡担忧地看着他,又道:“青迟,你的佛心不真,终是祸根。我也曾想过,是否让你躲避此劫,安居净蓝,但你可知,你若避劫,则日后你既不再是江湛,也不再是青迟,是那受苦难的泯泯众生。”
青迟眼里流光一闪,他握着能渡的手,微笑道:“师父,青迟明白了,此劫我不会避,这是我的劫数,却也是我的佛缘。”
“没错,没错,这也是一份佛缘。”
能渡欣慰道:“青迟,你修佛十二年,七年前便已定禅。”
“谢师父教诲,明年可出禅。”
能渡摇头道:“不可等下山,江湖高手众多,你三月之内要出禅。”
江湛微皱起眉头:“三个月?”
“我与住持也会助你,你做得到。”
“是。”
能渡含着笑意,问江湛道:“青迟,修佛法,第一是为入禅,最快速者莫过宏觉住持,十年定禅,十二年出禅。你八岁随我修行,既六年可定禅,亦六年可出禅。你知为何故?”
江湛合掌,微微躬身道:“阿弥陀佛,师父悉心教导。”
“非是我故,乃佛祖护念之故。青迟,此行你需时刻以心向佛,谨记诸天佛陀菩萨摩诃萨时刻护念你!”
“阿弥陀佛,青迟牢记。”
江湛作了佛礼,问道:“师父,不知我劫数何时到来?”
能渡正了神色,嘱咐道:“你且今年冬至下山,三年之后的冬至,便为应劫之日。三年之内,你需赶赴至川西极南,那里便是你应劫之地。三年之后于应劫之日,你便会在应劫之地遇到你那应劫之人。”
“此行四万九千里,一路向南,小心!”
江湛悠悠看着火焰,能渡最后那满载着担忧与急切的叮嘱似在耳畔回响。
他从明白的火焰中渐渐瞧见净蓝群峰,峰绝连绵,千载不化的雪线上烈日中空,云白金漓,身后风流梵邃,音深蓝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