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时候,傅云瑶成了万元户,自然就能给大嫂买雪花膏,买新衣服。
大嫂对她的好傅云瑶都记在心上,等她挣钱了,必须回馈大嫂的这份好。
试穿了牛仔裤,整理好了货物,傅云瑶洗漱好之后便带着小月儿睡觉了。
这一觉傅云瑶依旧睡得很沉。
第二天一早,傅云瑶带上四十条牛仔裤,喊上了陈翠翠一起,坐上了最早一班去市里的车。
傅云瑶担心自已一个人忙不开,陈翠翠跟着好歹能搭把手。
另外,她做生意喊上大哥大嫂一起帮忙,等挣了钱给他们分点利润时,他们才不会拒绝。
如果他们什么忙都帮不上,傅云瑶想给他们塞钱,依着这两人的性格多半不愿意接受。
这次的生意利润,傅云瑶和大哥大嫂商量好了,她拿九成,大哥大嫂拿一成。
傅云怀和陈翠翠还不清楚牛仔裤的利润有多少,所以觉得占一成利润分红的比例不高,这才答应了傅云瑶这种分成方式。
姑嫂两人八点多就到了清水市。
到了市里后,姑嫂两人得先去定好摆摊的地点。
原本陈翠翠还以为这一次傅云瑶继续去厂子门口支摊位,没想到傅云瑶带着她过去了文化广场那边。
文化广场前面有一处摊位点,是政府规划出来帮助没工作的自由人员增加收入的。
自从78年底知青返城的政策公布后,这几年不少下乡的知青都陆续返城。
可是城里的工作名额是很紧张的,这些返城的知青没工作但却需要收入,政府便鼓励支持这部分人去干点小商品生意,以及干个体户。
文化广场这边摆摊卖的基本都是卖一些小商品,比如农村里收来的干货,咸鱼咸鸭之类的东西。
这边的摊位和铺子不一样,是比较灵活的,摊位费一天一交,很适合做那种持续时间不长的生意。
傅云瑶可能就摆个几天的摊子,来文化广场这边最合适不过。
傅云瑶找到了这边的摊位管理人员,很快就租好了摊位。
其实摊位的费用一点儿都不高,一天只要五毛钱,比正儿八经的租店面的价格便宜多了。
傅云瑶租好了摊位,因为去的时间还算早,便选了一个不错的位置。
到了摊位上,傅云瑶便和大嫂陈翠翠一起开始支摊位了。
带来的架子上挂满了牛仔裤,傅云瑶的身上也穿着牛仔裤。
说起来,傅云瑶因为穿着一条牛仔裤,今天一路上来吸引了不少的目光。
路过的那些年轻的小姑娘,女同志都会朝着她多看几眼。
这会儿傅云瑶站在摊位跟前,也算是拿自已当一个活字招牌了。
现在时间还早,大概得等到十点以后才会有出门逛街的人。
尤其是中午下班那会儿,文化广场这边人便会多起来。
周末的时候人更多,和后世差不多,非工作日外面逛街的人才会多。
大概等到十点钟,人开始慢慢的多起来的时候,傅云瑶才扯开了嗓子喊了起来,“好看的牛仔裤,港城来的牛仔裤,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喽。”
陈翠翠跟着傅云瑶后面做了几回生意,现在对吆喝叫卖的词儿开始轻车熟路起来了。
所以在傅云瑶喊出来后,陈翠翠也跟着道,“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好看的牛仔裤您要是不看看,以后肯定会遗憾的。”
陈翠翠喊完了,又在傅云瑶耳边小声地嘀咕道,“小妹,这牛仔裤真是港城货啊?”
傅云瑶觉得她大嫂有时候傻乎乎的有点儿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