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窗帘布,桌布,都拿来做西装。
面料不够硬挺,撑不起版型,就拿垫肩来凑。用的人多了,还真成了一股潮流,特别是这仲秋时节,街上走两步就能遇到一个把自已穿成双开门冰箱的小年轻。
姚开昔无意赶这个时髦,她拿过柜台上的纸笔,简单画了个图:“不用垫肩,您就帮我做成这种浴袍式的,放量要足,这两侧加个腰袢,再做一条宽度4厘米左右的长腰带……”
她跟老裁缝沟通得很顺畅,几个回合交流下来,老裁缝基本了解她想要什么效果了。
“姑娘,你要这款式我还真没做过,按你要求的放量,比咱们正常做宽肩大衣得多用出一米三四的面料啊!”老裁缝的建议很实际,他做大衣工费都一样,但这面料可是多一分就要算一分的钱的。
又不是流行的款式,他得为顾客衡量是否值当。
不等姚开昔开口,门神一样手插口袋立在门前的颜沛霖先发话了:“何叔,就按昔昔说的做吧。”
金主发话,老裁缝不再纠结:“成,那咱们再看看皮子?咱这儿还到了几块皮毛一体,做件皮猴儿能穿一冬!”
姚开昔发现这家铺子不愧是专门为有钱人服务的,厚实面料竟然是浅色居多。
秋冬本就是衣物质感差距最明显的季节,普通老百姓为了耐脏,让衣服能穿得久一些,往往会选择黑色,深灰这类颜色。
可有钱人不在乎。
一般的有钱人,穿脏了有的换洗,不把每次清洗的损耗放在眼里;再往上一点,穿脏了就不要了,好看和亮眼才最重要,性价比是他们最不需要考虑的东西。
姚开昔选了一块栗色的皮毛一体,跟老裁缝沟通好款式,准备做一件戴帽子的中长款大衣。
老裁缝算账时她就在旁边看着,这两件衣服光是面料成本就要一千块,等做出来加上辅料和人工,八成得到一千二三百了。
颜沛霖仍觉不够,要老裁缝再推荐些面料和款式,再给姚开昔做两件换着穿的。
老裁缝便又推荐了两块羊毛呢料子,姚开昔选了藏蓝色,做成一套斗篷和裤子的套装。
“姑娘,你这些款式都是打哪看的呢?我做了这么多年衣服,还真没见过这些。”老裁缝在姚开昔的指导下对效果图修修改改,也好奇道:
“前头那大衣我是真没明白,不过刚刚那皮猴儿,还有这斗篷,你还别说,真有那么点意思。”
老裁缝搓着手,望着效果图两眼放光。
姚开昔倒没想到自已不过是把曾经穿过的款式画出来,就能让这位行家这么感兴趣。
她笑道:“我是学英语的,平时就爱看些外国的杂志,这不是看那洋模特穿着好看吗?就想着也做个差不多的。”
老裁缝竖起大拇指:“我说呢!还得是大学生,我看英语就跟看天书似的,可想不到看人家的杂志学东西!”
姚开昔知道颜沛霖能带自已来这里,老裁缝的手艺必然经过许多权贵检验,如果这次他能做出自已想要的效果,以后自已少不了经常来麻烦他。
“您过奖了,我也就是把人家的东西照搬过来,您要是感兴趣,下次看到这样的杂志我给您带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