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妙曳果然没有让她失望。
面对镜头,方妙曳还是露了怯。
“哦不,我的笔记做的并不是很好,还是不在镜头前献丑了!”
方妙曳再没了方才向姚开昔炫耀时的得意,忙不迭地将本子塞进背包,生怕被摄像机扫到边边角角。
“别害羞珍妮,你做的非常好!”姚开昔挂上面对摄像机的模式化笑容,又夸了方妙曳几句,把对方说到不好意思再出现在镜头前,总算得以摆脱这个牛皮糖,完美地做完了今天的工作。
直播与录播的不同点就在于,录播可以预制。
电视台方面觉得需要哪些镜头,还可以让参与者补录。
外国游客自然不会配合,工作人员只能在老师和学生们离开前再三叮嘱:
“回头可能还需要各位补录一点素材,到时候再联系。”
因为姚开昔是学生里镜头最多的,她还被单独通知一番:“同学,你的讲解非常精彩,这么精彩的讲解如果不能完美的呈现在电视上,真的很可惜呢!”
姚开昔:“……”
跟谁俩呢?
她时间这么宝贵,还花整整一周时间准备,不就是为了在电视上完美亮相吗?
就算不忽悠她,通知她补录她也会来的。
“好的,我一定配合。”无论心里如何吐槽,姚开昔面上依旧扮演着一个老老实实的好学生。
而且莫名其妙被方妙曳骚扰一通,她需要一些时间理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赶紧把电视台工作人员打发走算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是走了,她还没来得及挪动脚步,又有一位看上去就很有学识的老先生朝她走来。
偏偏这位老先生她还认得。
故宫博物院的现任副馆长,吴仲伯先生。
吴老先生是有福之人,经历过许多苦难和荣耀,直到2023年才在首都去世,享年96岁。
老先生是金银器、珐琅器和美术史的研究专家,去世前两年还经常接受采访,姚开昔作为专业人士,自然也看过很多次。
面对这位泰斗级别的人物,姚开昔觉得自已心中那些烦躁突然变得不值一提。
她如此敬重吴老先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数年后的谢根荣玉衣伪造事件。
那件事有很多专家被卷入其中,但吴老先生面对巨大的金钱诱惑和身边人的妥协仍能独善其身,在姚开昔看来人品何止“贵重”二字。
脑中种种念头转瞬而过,吴副院长也负手走到了她跟前。
老先生未语先笑,笑声很是爽朗:
“小姑娘,讲得不错!”
姚开昔惊讶:“先生,您听得懂英语?”
在她印象中,吴老先生一直操着一口地道的首都话,她从来不知道在古早的80年代,老先生就能听懂这么多晦涩的英文术语了。
“哈哈,也不能说全懂,能听懂一半吧!”
吴仲伯道:“那些外国人翻译我的书,我担心他们乱写,每每出版都要自已拿回来看看,时间久了,自然记住一些。”
对上姚开昔清明的眼神,吴仲伯问道:“你认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