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们可真行,耍我是吧?”
马晓燕面无表情地吃下最后一口辣炒鸡丁,淡淡道:“别这么激动嘛,你瞧你,这样看起来一点文学素养都没有。”
汪挺一直有点畏惧这个打心眼里看不起自已的高傲女生,知道在对方面前讨不到便宜,更无心多做停留,冷笑两声,拂袖而去。
只是有点后悔,早知道不该说那么多话,应该先把饭吃完的。
现在得捱到晚上才能吃下一顿饭了。
*
文物保护协会的同学们激情满满,校内其他同学也很捧场,传单没多久就发完了,姚开昔跟大家一起来到食堂,选了张足以容纳所有人的长桌坐下。
经过刚刚的聊天,几个主要成员她已经记住名字了。
历史系大三学长,文保协会会长高书群;空间物理系大三学长,副会长吕伟良;政治系大二学姐,宣传委员闫文静;生物系大三学姐,秘书彭高敏……
这些人未来应该都在各自的领域有所建树,不过姚开昔一时还想不大起来。
饭桌上,说起修复长城,保护文物的初衷,每个人眼睛都亮晶晶的。
闫文静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兴冲冲道:“我昨天去了趟长城,你们看我拿到什么了?”
纸张在桌面上缓缓铺开,长城的轮廓逐渐显现出来。
简简单单的一张图,将整个长城的走向、分布、各个位置的损毁情况全都标了出来。
这在几个月前还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
“地图?”彭高敏惊喜地叫道,“这么快就能买到了?”
她向在场包括姚开昔在内的几名大一萌新解释道:
“长城地图很早就在绘制了,这次用上了最新的航空遥感技术,所有数据都更精确了。
“这地图其实八月份就画出来了,有关部门比较严谨,最近才开始对外出售。”
姚开昔不说话,目光停留在那张跟后世对比堪称简陋的地图上。
在她所不知道的时候,原来有那么多国人用最朴实的情怀维护自已的国家。
仅仅是一张地图,都能让他们热血沸腾。
一位戴眼镜的大一新生小声发言:“我表姑就在首都电视台上班,她们单位捐了两千块钱,回头还能刻在纪念碑上呢!”
“真的啊?”有人附和道,“那不是每个人经过那里都能看到你表姑单位的名字?好厉害啊!”
高书群笑着道:“是啊,大家可以多多跟民众宣传这个点,鼓励大家捐款。
“咱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争取早日重现历史上雄伟的长城!”
姚开昔回过神来,摸摸自已腕上的劳力士钻表。
秋冬是一眼就能看出经济条件的季节,40年后如此,40年前的今天依旧。
就算她刻意低调,已经花钱买了的衣服首饰总不能放着不用。
她的经济条件是藏不住的。
“我也捐点吧,”她温声道,“我捐一百。”
一百块钱,对现在的她来说也不算多,也不算少。
捐再多有挑起阶级矛盾之嫌,毕竟相当大一部分教职人员都未必捐到一百块钱。
可捐少了,日后又可能落人口实。
饭桌上登时安静下来,十来双眼睛齐刷刷盯着姚开昔。
高书群经常在各种机构跑前跑后,见过许多大人物,他率先反应过来:
“行!只要不影响生活,捐多少全凭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