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宋年间,朝廷安定,江湖却暗潮汹涌。这一年,包拯正在汴京忙于审理案件,忽一阵急报传来,江南某地频频发生血案,凶手手法诡异,各方猜测纷纷。受害者无一例外,在其死前全被人施以离奇的东洋邪术,死状凄惨。闻讯后,包拯立刻召集展昭、公孙策、王朝与马汉,决定前往江南调查此案。
“包大人,这个案子究竟是如何发酵起来的?”展昭微微皱眉,语气中透露出丝丝不安。
包拯心思缜密,冷静回应:“根据线索,受害者均为年轻女子,死前均有异样行为,可能都与某种邪术有关。”
公孙策翻阅调查资料,心中隐约感到不妙:“我听说,这一带最近传出发生流行的忍术和傀儡术,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王朝和马汉则打量彼此,感受到一种紧张的气氛。王朝道:“据说这些女子在死之前,似乎被人施以某种控制,生活中出现了实质性变化,或许是在东洋修行的某种邪派中受到影响。”
马汉附和:“是啊,这种邪术常令人神智荡然无存,且施术者多潜藏于暗处,寻找机会下手。”
经过一番分析,包拯决定立即启程前往案发地,以查明真相。他们于翌日乘马离开汴京,直奔江南小镇。
到达小镇,包拯等人被当地百姓的畏惧情绪所感染,街头巷尾人心惶惶,惶踪的流言不绝于耳。包拯见状,决定先寻找一处客栈落脚,待夜雨绵绵之际,租得一间幽静的雅间,开始深入调查。
包拯一边沉思,一边向公孙策询问:“你知否这些女子的具体被害经过?”
公孙策拿出早已收集好的资料,指着上面某个女孩的画像道:“这个名叫小翠的女子特别受人喜爱,但她遭到同村男子的嫉妒,好几次被人跟踪,最终血泊中死去,尸体旁有一只忍者手套。”
展昭目光一沉:“看来这一切都与嫉妒心相互交织,不知这些邪术是否只是一种遮掩,真正的凶手是否另有其人。”
“或许不止如此。”王朝接过话头,分析道:“被杀女子身世不同于平常,都是曾向外乡人倾诉过委屈,故此引起了不满。”
夜色渐深,他们决定夜探村庄,查看那些受害者生前的踪迹。他们顺着小翠的足迹,沿着河畔走去,负责探查的马汉略微失神,眼角瞥见水边一处飘动的白色衣衫,仿佛有影子正隐约出现。
“前方似有异样!”他喝道。
众人飞速追去,但只见一名女子站在水边,面容娇柔,肌肤如凝脂般白皙,姿态优雅。可她的眼神恍惚,仿佛生活在梦境里。展昭暗自戒备,见面前女子一声轻叹:“大侠,快离开这里,这里已无人与我同归。”
“你是谁?”包拯已不再怀疑,眼见女子绝非善类,便暗示展昭快速把她围住:“你与这些案子有什么关系?”
“我是小翠的好友,劝她不要与那人交往,但……”她扭过头,泪水夺眶而出:“一切已经不可挽回。”
“那你的朋友死因为何?”包拯毫不放松。
“我不知道。”女子咬唇,显得极为慌乱。就在此时,隐约传来低沉的笑声,四周阴风四起,夹杂着沉重的压迫感。
“你们跟着她,其实是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一个身影自暗处现身,带着面具,行动如鬼魅:“不如都给我去死!”
立即展开武斗,展昭与马汉攻向面具人,公孙策运起机关剑,与其展开激烈交锋。包拯则观察周围,寻找敌人破绽。这时,女子久久把他们引入此局,包拯心中警觉:“她的身份或许有所隐瞒,必须当心。”
就在面具人与展昭斗扬手的瞬间,女子忽然反客为主,一语道破:“这位大人可知,忍术之下,我乃操控者。”
“你……”包拯心头一震,意识到面具人并非独行侠客,而是她的傀儡,声音冷冷而响:“小翠与她本是姐妹,然最初的重重恩怨皆源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