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斗结束后的余温中,各星球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里,而是迅速投入到对战斗的复盘与新一轮的准备工作中。
沈翊在澜星的指挥中心,与各星球代表保持着密切的沟通,时刻关注着各方动态。
辉耀星的科研室内,负责人卡尔正对着一群围坐的科研人员,神情凝重地说道:
“上次战斗中,高频光能武器虽说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当面对暗影族强化后的护盾时,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必须找到一种能够自适应调整频率的光能发射模式,唯有如此,武器才能更有效地突破他们的防御。”
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举手发言道:“卡尔先生,我有个想法。
曙光星的能量护盾技术相当先进,我们是否可以反向研究,开发出一种能干扰暗影族护盾频率的装置?
这样与我们的光能武器配合,说不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卡尔眼睛一亮,兴奋地拍了下手:“这是个绝妙的主意!你立刻牵头,组建一个小组,去和曙光星的科研团队沟通,共同开展这项研究。
记住,要保持密切交流,争取尽快取得成果。”
年轻科研人员点头应道:“好的,卡尔先生。我们会全力以赴,我认为可以先从分析曙光星能量护盾的频率调制原理入手,找出其中可用于反向干扰的关键参数。”
另一位科研人员补充道:“没错,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如何将干扰装置与我们现有的光能武器系统完美融合,确保在实战中能够无缝切换和协同作战。”
卡尔点头赞同:“非常对,这两方面都至关重要。在与曙光星团队合作时,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技术成果,同时也要积极分享我们的见解,争取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攻克这个难题。”
与此同时,灵蕴星的生物实验室里,莉拉和她的团队成员们正围绕着实验台忙碌不停。
莉拉盯着培养皿中经过改良的生物毒素样本,眉头紧锁:“这种毒素在战场上的传播速度还是不尽人意,我们得想出办法,让它能在更短时间内覆盖更大范围。”
助手在一旁思考片刻后提议道:“或许我们可以研发一种生物载体,就像我们之前研究的生物无人机那样,不过这次专门设计用来快速携带和释放毒素。
通过精准控制生物载体的飞行路径和释放时机,毒素就能更高效地作用于目标区域。”
莉拉眼睛一亮,点头赞同:“这个思路很有价值。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对黑暗生物具有趋向性的生物因子,引导生物载体准确找到目标。
同时,要优化毒素在载体中的储存和释放机制,确保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另一名团队成员说道:“莉拉博士,除了传播速度,我们还得考虑毒素对不同黑暗生物的适应性。
有些黑暗生物可能具有特殊的防御机制,能抵御毒素的初始攻击。”
莉拉沉思片刻后说道:“你说得对。我们需要对更多黑暗生物样本进行测试,分析它们的生物结构和防御机制,针对性地调整毒素的成分。
另外,我们还要深入研究暗影族新武器‘黑暗湮灭炮’的原理,从生物层面找到克制它的办法。”
一名研究人员疑惑地问道:“从生物层面克制能量武器?这难度不小,该从何处入手呢?”
莉拉说道:“我们可以尝试研究黑暗湮灭炮发射的能量对生物细胞的影响,找到受影响最关键的生物分子或细胞通路。
然后研发一种生物制剂,能够在能量攻击前或攻击过程中,对这些关键部位进行保护或干扰能量的传递,从而减轻伤害。”
磐岩星的锻造厂内,高温的熔炉映照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挥汗如雨地继续优化新型战舰的设计。
锻造厂负责人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向磐岩星代表汇报:“我们打算在战舰的机动性上采用一种全新的推进系统,初步测试结果显示,能让战舰的灵活性提高40%。
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如何增强防御护盾的能量循环效率,让它在遭受攻击时更快恢复能量。”
磐岩星代表拍了拍负责人的肩膀,满意地说道:“干得好!但武器系统的升级也不能松懈,我们要让敌人在靠近我们之前,就感受到强大的威慑力。”
负责人点头道:“您放心,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思路。在武器系统方面,我们计划引入一种新型的能量压缩技术,将武器发射的能量束进行高度压缩,从而在不增加能量消耗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武器的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