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赶紧接口:“您别这么说。眼看就是您的好日子了,别跑了福气。和尚的疯话不足为信!我知道,您是怕我太招摇了!至于那个梦,大概是您最近思虑过甚。我这就去关照一下,让他们明天在杭州城里再舍一万服时令药,给母亲祈福。”
这话说得有理有据,又显出挡不住的孝顺和豪气。而且,胡老太太从胡雪岩的眼神里也看出,他已经决定了,胡老太太明白:此次的寿诞不但要办,而且还会办得比哪一次都豪华铺张。
不管怎么说,胡雪岩的的确确要把胡老太太的寿典当成最大的事情来办,因为这次寿典,差不多有一千万两的银子在里面出入,这一出一入既可能让胡雪岩继续富甲江南,也可能会被抄家没产,一贫如洗。
这里的关键在于“信用”两个字。
胡雪岩这次回来,之所以变化如此之大,也在这两个字上。
胡雪岩偌大事业的基石都在阜康钱庄,阜康在江、浙、闽、越、湖、广都建了分号。虽然后来又有了南北二十余家典当行和名震江南的庆余堂,但“阜康”依然是胡雪岩成败攸关的金字招牌。
阜康现在最大的麻烦,在于它几乎已无钱可支,无款可派了——对以存、放现银的钱庄来说,库里没有银子,无疑是灭顶之灾。
这也正是胡雪岩一直在上海逗留的原因,可是直到他拿着胡老太太的电报匆匆赶回为止,上海那边的事情都没有太大的起色。
首先,胡雪岩有九百万两的银子压在丝茧上调不出来。因为胡雪岩实在看不过洋人肆意压低丝价,机器制丝害得江浙人家纷纷破产,所以胡雪岩不惜高价收丝。而且,为了牵制洋人,为了让洋人的几家丝厂无料可用,达到挤倒他们的目的,胡雪岩对丝茧采取了只“吃”不“吐”的办法。这样一来,就压住了大量现银,钱压在那里,不但生不了钱,还要白搭利息,占货栈,误买卖。
本来,胡雪岩算定了洋人丝厂“无米下锅”时会再转过头来买他的丝茧,可洋人很齐心,没有一家来找他接洽。胡雪岩本想在上海活动活动,打开一个突破口,可逗留月余,劳而无功,这让他不能不担忧。
更让他气愤的是,在上海隐约听到一些传闻,说是有人暗中给洋人送信,暗示他们不要急于购买胡雪岩的丝茧,又听人说有人给李鸿章出主意,说什么“倒左必先倒胡”,让胡雪岩意识到自己正处在腹背受敌的困境,意识到他最大的敌人不是洋人,恰恰是“自己人”。
真正让胡雪岩担心的,正是“自己人”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卡住自己的脖子,把匕首扎在自己毫无防范的心脏,要防范这些实在太困难了。
胡雪岩要充分地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让那些人不敢把刀往自己身上扎。当然,他还要让那些人明白:一旦把胡某人扎死,他们肯定得不到现在这么多好处。
胡老太太的寿典办得果然是空前绝后。“空前”是胡雪岩有意为之的,“绝后”则是当时的胡雪岩没有想到,更不愿看到的。这自然是后话。
无论如何,寿典确实给胡雪岩挣足了面子。
寿堂共设七处,除了在元宝街胡宅的一处之外,最大,也最隆重的一处选在了西湖灵隐云林寺。之所以选在这里,一是胡老太太长年礼佛;二是胡雪岩想借一借西湖钟灵毓秀的山川之气;三是设在云林寺比设在元宝街更便于展示胡雪岩的气派。
一进云林寺正堂,满目皆是火红撒金的寿联、寿幛,而且所有寿联、寿幛的下面一律署上了完整的官阶品级,因为胡雪岩富甲江南,送什么都不如送“官冕”的联幛更讨主人的欢喜,用这样一大堆标满官阶的寿礼布置寿堂,才更能显出主人的身份和气势。而这,正是胡雪岩所要的。胡雪岩知道自己绝不“风雅”,所以也从不刻意掩饰自己的“俗气”。对一个商人来说,“俗”不是坏事,“风雅”也变不成资本,还不如大张旗鼓地炫耀、卖弄,反而能赢得人们的敬畏与尊敬。胡雪岩就是要让每一个曾经走进这座寿堂或者仅仅是听说过这座寿堂的人,都从心里承认他胡雪岩是大清国第一号的商人。
寿堂的布置果真有天下第一的味道。
最抢眼的,是寿堂正中的一块金字大匾,匾上四个字:淑德彰闻。字的正上方是一方御玺,印文是,“慈禧皇太后之宝”,字的上款署着两行小字,写的是“赐正一品封典布政司衔江西候补道胡光墉之母张氏”。胡老太太的儿子胡雪岩,终于为母亲争得了正一品诰命夫人的荣耀。慈禧的这面匾额在寿堂中间一挂,立刻引得前来拜寿的各方人士议论纷纷,交口赞叹胡府的气势。
御匾下面的两副寿联更是引得人们交头接耳——并排挂着的,偏偏是李鸿章和左宗棠各自的亲笔寿联。
李、左之争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胡雪岩夹在这场明争暗斗中的微妙地位也成为近来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他的命运如何,事实上将牵动不知多少商家票号和普通百姓的沉浮荣枯,在这种时候,李、左二人各自的“寿仪”会如何张挂,自然成为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胡雪岩从心里不想得罪其中的任何一个,他毕竟是商人不是政客,他也没必要非把自己拴在一个非此即彼的位置上,少一个人恨他就能多一分成功的把握。之所以现在弄到李鸿章认为“倒左必先倒胡”,也是情非得已。胡雪岩每次想起这件事,总是暗自懊恼自己和左宗棠走得太近了,以致无意中得罪了一个劲敌。
所以,虽然人人都认为胡雪岩会想方设法把左宗棠的贺联挂在上首,胡雪岩自己却迟迟没有决定。
一直到还剩半个时辰就要开门迎客的时候,胡雪岩才在芸香的一顿顿数落中打定主意。
当时胡雪岩手下的一帮门客谁也猜不透胡雪岩的心思,主意也出得乱七八糟,甚至有人说干脆摆两个寿堂,各挂一副。但这提议,立刻招来众人的一顿笑骂。胡雪岩自己也在心里咒骂这一群只能吃饭不会干活的窝囊废。
芸香是在这个时候走到前面寿堂来的。
本来,她已经很长时间不过问家事,凡有这样类似的场面都是交给罗四太太去布置安排。可是她心里一直咽不下一口气,那就是她始终认为自己的能力、才干绝不比罗四太太差,只不过是罗四太太在胡雪岩面前得宠后一直没给她机会而已。
所以这次,当寿堂里为李、左二人的寿联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她一接到贴身丫鬟梅香的报信,立刻收拾停当赶到前面来了。
在来的路上,她已经想好了挂这两副寿联的办法。一进寿堂,也顾不得礼数,只和胡雪岩打了招呼之后,立刻招手把正在和古应春商议的乌先生叫了过来。
“乌先生,您向来善仿别人笔迹,我请您在左大人这副联上加几个字,不知道可以吗?”
话一出口,寿堂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拿眼睛盯着胡太太,急于要听她的下文,连胡雪岩也呆呆地看着她——这一举动太出乎人的意料了。
倒是乌先生沉稳得很,施了个礼,不紧不慢地问了一声:“不知太太要加什么字?”
胡太太把头一转,目光从寿堂里每个人的脸上快速扫过,看见所有人都满脸惊异地期待着自己说出下文。这正是她想要达到的效果,她不由在心里暗暗笑了一声,总算能让你们见识一下胡夫人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