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胡雪岩传奇电视剧在线观看 > 第31章 危机四伏 风雨飘零度余生(第1页)

第31章 危机四伏 风雨飘零度余生(第1页)

左宗棠初到上海,就摆足了威风。

在胡雪岩和古应春多方联络与精心准备下,洋人也都来捧场,就连沙俄的军队,也似乎忘记左宗棠刚刚在新疆伊犁和他们扶持的伪政权大打了一仗,将伪政权消灭,将他们的势力赶出了新疆。沙俄的舰队也和其他外国的舰队,列队黄浦江上,一起升旗鸣炮,向左宗棠的客轮示意。但最大的轰动不在场面上,而在整个上海各界人们的心里。

上海人早已在街谈巷议,奔走相告,两江总督左宗棠巡视上海,已是家喻户晓。

在官场、商场,几天前就引起轩然大波,左湘侯来上海按说本是正常的事,两江总督——江苏、浙江两省本来在左宗棠管辖之内,原因是在此之前,上海一直是李鸿章的势力范围,他名下的江南制造局和转运局,也在他的荫蔽下“便宜行事”。不仅如次,由于多年经营,上海官场几乎个个都成了有名有实的“李党”。像一张网一样,从松江知府到最下面街道乡里的保甲长们,都或远或近的连结在这张网上。上面的官员,则要和李鸿章沾点这样那样的关系。持网人当然是李鸿章,李鸿章把这张网投到哪里,就会覆盖在哪里。为了捞取好处,达到共同的利益,则要扣扣相连,同心协力,收网见成效。一句话,大家都指望着跟李鸿章升官发财。

偏在此时,李鸿章的老母亲死了,按大清朝官场的规矩叫做“丁忧”,孝子必须回家在老人的墓前守孝三年。李鸿章回合肥老家守孝。素来和李鸿章不睦的左宗棠来了。上海的官场中,人人捏着一把汗。

这当中,最紧张的要算上海道邵友濂和江南制造局的观察李勉林了。这两个人都是李鸿章的死党,几年来由于靠李鸿章的荫庇,委实捞了不少好处,所以如果左宗棠要清理上海官场,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两个人。两人以下,上海各级各处官员,无不在心里盘算着应该在左宗棠手里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猜测着左宗棠会对自己如何处置。一个个心中都像揣着小兔子,活蹦乱跳的,一刻也不得安宁。

左湘侯的行辕设在天后宫,这里临海靠山,风景秀丽,金黄色琉璃瓦的宫殿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等候在行辕外的上海各层官员,就这么各怀心思地恭候左宗棠的到来。

人群中,心情最好的就是胡雪岩了。

在上海的这些官员中,只有胡雪岩是真正盼着左宗棠来上海的人,人逢喜事精神爽,以致他身上的二品补服也显得格外的精神。云中鹤展翅晴空;官帽上的珊瑚红顶和红宝石蓝水晶的特制朝珠,无一不在闪着熠熠的光芒;还有那标志着身份和荣耀的御赐黄马褂,在今天以上海道为首的一群官员中,他是个唯一赏穿黄马褂的人。

但胡雪岩立刻在人群中感到了自己的孤单。

在这些脑门上都隐隐约约地印着一个“李”字的官员中,自己头顶上的“左”字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身前身后的“李”记官员,仿佛就是那张网,他自己是人家网中的鱼,看看那一对对乌溜溜的眼睛,都在网上盯着他这尾鱼,他们都等着李鸿章来给他们分食他这尾大鱼的一杯羹。

胡雪岩感到阵阵发冷,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他原来本不想穿官服迎接左大帅,自己一介商人,应按商人打扮。但后来又想到,左爵爷是一个极要面子的人,几年中投靠左宗棠,为左宗棠办事,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左宗棠能封侯爵,全凭的是奔驰战场的赫赫战功。这其中不乏胡雪岩为他筹粮办饷的功劳。左宗棠为报答胡雪岩的功绩,才多次为胡雪岩上本求封,而且在进京面圣时,不遗余力地在圣上面前上奏,刻意称述胡雪岩佐军的功绩,胡雪岩这才得到朝廷的着二品顶戴,赏穿黄马褂,紫禁城骑马行走的殊荣。他今日在迎接左爵爷来上海视察的大型场面上,如果不着官服而穿民装,就似乎是对左爵爷的一种否定,左宗棠肯定会不高兴。胡雪岩思虑再三,才穿戴起全部封赏顶戴来接左爵爷。

胡雪岩看看自己的这身官服,感到一种由衷的不自在,他觉得穿的不是黄马褂,而是绑缚在身上的绳索。他想脱掉,却无来由,不脱掉,又浑身不自在。他望着围在他身边的官员们,一个个都对他胁肩谄笑,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它的作用让你无法把眼前的优势转化成为立竿见影的力量。胡雪岩突然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无助。

左宗棠的仪仗威风八面地过来了。

胡雪岩和所有的官员一齐仆身下拜,脑子里想着多日不见,不知道左宗棠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左宗棠的变化不大。

和胡雪岩上次见到的左宗棠相比,虽然这次左宗棠满面红光,一脸掩饰不住的骄喜之气,但胡雪岩不太费力地就从左宗棠的笑容里看到了几分疲惫和衰老。

岁月无情,胡雪岩低头看看自己,又看看坐在上面的左宗棠:自己也已经须发花白了,更何况戎马倥偬的左宗棠?如今,李鸿章奉命奔母丧回家“丁忧”,左宗棠去了一块心病,可多年来二人之间的钩心斗角,已经大大地损失了左宗棠的健康。

胡雪岩不知道左宗棠是否和自己一样,意识到了在众多李鸿章旧僚面前力量对比的悬殊,左宗棠面对的是一张巨网,但不知左宗棠能否撕破这张巨网,但他估计高高地端坐在上面的左宗棠不太容易和自己有同样的感受:这是一种被身边的人视同陌路的深重的压抑,即使这些人都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置身其间的胡雪岩也能清晰地感觉到。而这些,左宗棠是不可能从那些各怀私心,然而却又是无比恭顺的仰望着他的眼神中读出来的。

胡雪岩突然想知道,自己在遍布大江南北的“胡记”的买卖中,究竟有多少人也在用这样的目光盯着自己呢?

一股凉气从脚底直冒出来,险些把胡雪岩掀倒在地上,他再一次不寒而栗了。

左宗棠并没有像胡雪岩担心的那样把上海来迎接他的各级官员劈头盖脸地训斥一番,虽然他很想这样做。

上海原本应是自己“南洋”的势力,却不曾想李鸿章趁着自己出兵伊犁的时候狮子大张口,长手长脚地把势力伸了进来,而且大有改朝换代的架势。现在站在这里的这些人,单凭点头哈腰地听任李鸿章指使这一点,就足够左宗棠臭骂一顿的了。不过,左宗棠今天的心情格外的好,他不想做出煞风景的事来,所以只不关痛痒地讲了一番话,也就让大家散了。

散了群僚,左宗棠把胡雪岩单独留下来。

多年至交,又是半私下的场合,一切繁礼也就都免了,左宗棠开门见山地问:“雪岩,以你之见,我这次来上海,应该如何行事?”

这正是胡雪岩一直憋在心里想和左宗棠说的话题,即使左宗棠不问,胡雪岩也肯定找个机会说出来,现在机会正好。

“光墉不才,倒是有几句话请大人指教。”

“雪岩,你什么时候也和我这么客气起来了?”

“不是客气,只是这话可能我说出来不大中听。”

“那就更要你讲了,快讲。”

“光墉替大人想,南洋的事务现在羼杂进许多北洋的人,李合肥虽然退出官场,可阴魂不散,实际上仍然在操纵、调遣、对词,不知大人可曾有所觉察?”

“这正是我来上海的目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