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淡定的人生不生气教师读书心得 > 第一章 学会淡定何必那么生气(第1页)

第一章 学会淡定何必那么生气(第1页)

人无完人,物无无瑕。生活中如果太过于较真,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累”。

淡定点,不做愤怒的小鸟

你是不是心中也还怀着一股怒气呢?要知道这样受伤害最大的是你自己,何不看开点,放自己一马呢?莎士比亚曾告诫我们:“使心地清净,是对青年人最大的成命。”

从前,在威尼斯的一座高山顶上,住着一位年老的智者,至于他有多么的老、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智慧,没有一个人知道。人们只是盛传他能回答任何人的任何问题。有两个调皮的小男孩并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可以愚弄他,于是就抓来了一只小鸟在手心,一脸诡笑地问老人:“都说你能回答任何人提出的任何问题,那么请你告诉我,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老人想了想,完全明白了这个孩子的意图,便毫不迟疑地说:“孩子啊,如果我说这鸟是活的,你就会马上捏死它;如果我说它是死的呢,你就会放手让它飞走。孩子,你的手掌握着生杀大权啊!”

同样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牢地记住这句话,每个人的手里都握着关系成败与哀乐的大权。

一位朋友讲过他的一次经历:

一天下班后我乘中巴回家,车上的人很多,连过道上也站满了人。站在我面前的是一对恋人,他们亲热地挽着,那女孩背对着我,她的背影看上去很标致,高挑、匀称、活力四射,她的头发是染过的,是最时髦的金黄色,穿着一条最流行的吊带裙,露出香肩,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女孩,时尚、前卫、性感。他们靠得很近,低声絮语着什么。女孩不时发出欢快笑声,笑声不加节制,好像是在向车上的人挑衅:你看,我比你们快乐得多!笑声引得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他们,大家的目光里似乎有艳羡。不,我发觉他们的眼神里还有一种惊讶,难道女孩美得让人吃惊?我也有一种冲动,想看看女孩的脸,看看那张倾城的脸上洋溢着的幸福会是一种什么样子。但女孩没回头,她的眼里只有她的情人。

很巧,我和那对恋人在同一站下了车,这让我有机会看到女孩的脸,我的心里有些紧张,不知道自己将看到一个多么令人悦目的绝色美人。可就在我大步流星地赶上他们并回头观望时,我惊呆了,我也理解了在此之前车上那些惊诧的目光。我看到的是张什么样的脸啊!那是一张被烧坏了的脸,用“触目惊心”这个词来形容毫不夸张!真搞不清,这样的女孩居然会有那么快乐的心境。

朋友讲完他的故事后,深深地叹了口气感慨道:“上帝真是公平的,他不但把霉运给了那个女孩,也把好心情给了她!”

其实掌控你心灵的,不是上帝,而是你自己。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你必须掌握好自己的心舵,下达命令,来支配自己的命运。

你是否能够对准自己的心下达命令呢?倘若生气时就生气,悲伤时就悲伤,懒惰时就懒惰,这些只不过是顺其自然,并不是好的现象。释迦牟尼说过:“妥善调整过的自己,比世上任何君王更加尊贵。”由此可知,“妥善调整过的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任何时候都必须明朗、愉快、欢乐、有希望,勇敢地掌握好自己的心舵。

淡定箴言:

人常常会假想一些敌人,然后累积许多仇恨,使自己产生许多毒素,结果把自己活活毒死。

总之,快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愿意,我们可以随时运用手中的遥控器,将心灵的视窗调整到快乐频道。

咽下一口气,甩掉烦恼

生活在凡尘俗世,难免与人磕磕碰碰,难免遭别人误会猜疑。你的一念之差、你的一时之言,也许别人会加以放大和责难,你的认真、你的真诚,也许会被别人误解和中伤。如果非得以牙还牙拼个你死我活,如果非得为自己辩驳澄清,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所以人生之所以会有很多烦恼,都是因为遇事不肯让他人一步,总觉得咽不下这口气。其实,这是很愚蠢的做法。

杨玢是宋朝时期的一个尚书,年纪大了便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他家住宅宽敞、舒适,家族人丁兴旺。有一天,他在书桌旁,正要拿起《庄子》来读,他的几个侄子跑进来,大声说:“不好了,我们家的旧宅被邻居侵占了一大半,不能饶他!”

杨玢听后,问:“不要急,慢慢说,他们家侵占了我们家的旧宅地?”

“是的。”侄子们回答。

杨玢又问:“他们家的宅子大还是我们家的宅子大?”侄子们不知其意,说:“当然是我们家宅子大。”

杨玢又问:“他们占些我们家的旧宅地,于我们有何影响?”侄子们说:“没有什么大影响,虽然如此,但他们不讲理,就不应该放过他们!”杨玢笑了。

过了一会儿,杨玢指着窗外落叶,问他们:“树叶长在树上时,那枝条是属于它的,秋天树叶枯黄了落在地上,这时树叶怎么想?”侄子们不明白含义。杨玢干脆说:“我这么大岁数,总有一天要死的,你们也有老的一天,也有要死的一天,争那一点点宅地对你们有什么用?”侄子们现在明白了杨玢讲的道理,说:“我们原本要告他的,状子都写好了。”

侄子呈上状子,他看后,拿起笔在状子上写了四句话:“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

写罢,他再次对侄子们说:“我的意思是在私利上要看透一些,遇事都要退一步,不要斤斤计较。”

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如意、样样顺心,生活的路上总有沟沟坎坎。你的奋斗、你的付出,也许没有预期的回报,你的理想、你的目标,也许永远难以实现。如果抱着一份怀才不遇之心而愤愤不平,抱着一腔委屈而怨天尤人,难免让自己心态扭曲、心力交瘁。

淡定箴言:

适时地咽下一口气,潇洒地甩甩头发,悠然地轻轻一笑,甩去烦恼,笑去恩怨。你会发现,天仍然很蓝,生活依然很美好。

在生活中不要过于执著

人无完人,物无无瑕。人在生活中有时不要过于执著,能过就过,也许你会觉得失去了本应有的原则,但是生活如果太过于执著,只能用一个字给其定论,那就是“累”。

时间并不能治疗伤痛,只能淡化伤痛,让我们所经历过的一点一滴去填充、去淡化这伤痛。也许失去会让人伤心欲绝,但不正是因为这种失去才让我们懂得珍惜吗?不正是因为失去才懂得自己的需要吗?失失得得,得得失失,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失去,总沉溺于痛苦当中,应该在失去后懂得正视自己。

一位教授在上心理咨询课时听到一位妇女这样报告:“每当我丈夫

从中间挤牙膏时,我就会疯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从尾巴向前面开口处挤嘛!”

这个现象引起教授的注意,为此,教授在全班做了一次调查,看看牙膏该怎么挤。基本上,似乎大家都明白,牙膏应由尾端挤向开口处。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约一半的同学知道应由尾端先挤;而其他一半的同学竟认为,牙膏应从中间开始挤压!

当然,重点并不是你从牙膏的什么地方开始挤,而是你应该将牙膏挤到牙刷上面,至于牙膏是如何附着到牙刷上的,事实上并不太重要。假使真的有问题,那应是从我们内心制造出来的!

希尔达称这种一成不变的行为方式为“模式”。“我们脑子里塞满了一堆惯性的动作和行为模式。”她解释道,“假使我们无法跳脱自己固有的思考及行为模式,在与别人相处、他人又希望来点不同的处境时,我们便会被激怒,且会变得跟周遭的人、事、物格格不入。”

当教授跟班上的同学们分享“模式”的概念时,同学们皆承认了自己一些荒唐好笑、刻板思考的模式:一位妇女竟为了卫生纸卷的方向“错误”而郁闷了半天,她只在卫生纸卷的方向是由墙边向外转时,才会感到满意;另外一位男士则说,每天早上他都会将车停在火车站的某一“特定”停车位,假使有一天别人无意中占了那个车位,他就会有种想法——“今天一定是个倒霉日”;还有一位同学说,只要他的慢跑长袜被折叠的方式“错误”,他就会冒出无名火。

希尔达告诉我们:“真正的解脱之道,就是找出你的模式,然后破除它。找一天开车上班时,挑些不同的路走走;给自己换个新发型;将房子里的家具换换风水……做任何可防止自己落入停滞不前的新鲜事。”

因此,教授建议那位寻找特定停车位的男士给自己一星期,每天都故意不停那“幸运停车位”,看看会发生什么事。第二个星期他再次来上课时,脸上充满着闪亮的笑意,说:“我照着你的建议去做了!不但没有倒霉事发生,我甚至过了好几天的幸运日!”

“现在我明白了,自己以往皆被固有的想法绑住,如今我已解脱,高兴停哪儿就停哪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