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骗术”
据不完全统计,海外华人的数量大约有4000多万,包括第一代华裔和他们的后代。2009年,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接收的中国移民为5万人。在澳大利亚,华人是当地的第三大民族。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和多伦多,到处都可以听到上海话和粤语。
2011年公布的蓝皮书显示,自1978年开始,30多年的时间,中国向海外输送的移民数量达450万人以上,加上全世界4000多万华侨,这个数字绝对排名世界第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一些海外华人华侨及其后裔选择在国外成家立业,逐渐与当地社会融合,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由“落叶归根”变为“落地生根”。然而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毕竟对许多刚移民到国外的人来说,当地的环境还不十分熟悉。而且即使是已经旅居国外多年的华侨,在当地一样会遭遇林林总总的骗局,发人深省,也提醒着想要移民海外的中国人多加注意和防范,以免吃亏上当。
袁女士住在希腊雅典已经很多年了。有一天,她在街上散步,突然遇到两名女子,年龄在40岁左右,看上去十分焦急。这两个人问袁女士,知不知道附近居住着一个会看相卜卦的人赵某。袁女士哪里知道什么看相卜卦的人,便告诉她们自己不知道。可是这两个女人仍然不肯离去,对袁女士说,她们是外地人,对这里的环境很陌生,问袁女士能不能帮助她们在附近打听一下这个相师的住处。
后来,她们在行走的过程当中,又有一名女子跟她们偶遇,说自己认识这个相师,也知道他住在哪里,然后又热心地表示自己愿意带着袁女士等三人去找这个相师。
袁女士当时并不心甘情愿跟着这伙人去找什么相师,但是禁不起这三个女人的再三鼓动,最后还是跟着她们一起去了。
不久,她们走到一栋楼下,看到有两个男人站在楼门口。那个自称知道什么相师的女人便对袁女士等三人说,这两个男的是那个相师的朋友。
在相师住的这栋楼下面,袁女士和三个女人并没有真正见到那个相师。因为两个男人说相师需要闭关静修,不愿意被打扰。袁女士最开始遇到的那两个女人露出焦急的表情,说自己的家人遇到了麻烦,想请相师帮忙“解套”。其中一个男人便说,那我们帮你们试一试吧,看看相师肯不肯帮你们这个忙。随后上了楼,不多时又下来了,并把相师教给他们的“解救之法”传授给这两个女人,而且还说,相师察觉袁女士的家人也将会有大麻烦。
然后,其中一名男子就把最初遇到的那两个女人带到楼上占卜。其余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开始怂恿袁女士听从那个相师的解救妙方,以化险为夷,等等。而且,那个男的还把袁女士家里的私人信息全部都说了出来,包括他们来自哪里,家里有多少人,袁女士女儿的年龄等,说得袁女士一脸惊讶。
过了一会儿,那个领着两名女子上楼的男人又回来了,跟其他两人一起劝说袁女士。袁女士因为受到众人的鼓动,真的相信了他们的说法,决定帮家里人消灾避难。
她打算回家之后,准备好现金以及家人的生辰八字,可是在往家走的路上,她越想越不对劲,因为她也上微博和微信圈子看到过别人说的所谓连环诈骗案。于是,她想找人问一问。这时,她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家商店,店主是自己的老熟人,便走过去跟那家店主说明了自己刚才遇到的一幕。
听完袁女士的讲述,那个店主马上意识到她遇到了连环诈骗案,那5个人均是骗子。店主警觉地提醒袁女士,千万不要信这些人的鬼话准备什么钱财。他放下生意,带了几个人跟袁女士一起到事发地点,准备把这些人扭送到当地警察局。可是,袁女士和店主没有想到,这伙骗子的警惕性极高,等他们到了事发地点之后,骗子们早就溜之大吉了。
这一事例提醒想要移民海外的中国人,国外一样有骗子大摇大摆行骗,所以一定要防范陌生人的刻意搭讪,也不要把自己和家人的私人信息透露给外界,比如财产信息等。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家人,务必要提醒他们不要轻信骗子的谎言,以免受骗上当。
其实,袁女士遭遇的诈骗,只是很多海外骗局中的一个。旅居菲律宾的华裔蒋先生,也曾遭遇了一起电话诈骗案。
居住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蒋先生从事建材生意,一日,他和几个同事一起到宿务办事,在车上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警察局打来的,说他有车祸罚单,已经好几天没有解决了,需要立刻解决一下。但是,由于通话信号质量特别差,很快就挂断了。蒋先生知道,前几天他确实曾经遭遇一次不大的车祸,对打来的电话也就没产生什么怀疑。随即,他又把电话打了过去。可是,对方却告诉他,他打错了。蒋先生有些纳闷,撂下电话,跟同事继续赶路。
就在这时,蒋先生的妈妈李女士正在马尼拉家中看电视,她也接到了一个电话,说儿子被绑架了,需要100万比索为其赎身,然后电话就挂断了。
李女士顿时惊恐万状,慌忙之中,她听到电话铃响便抓起电话,一看,来电显示竟然是儿子蒋先生的移动号码。她救子心切,马上到银行取出100万比索的存款,并把这些钱都放在劫匪指定的一个路灯下面。
据李女士回忆,因为电话号码显示是她儿子的,而且劫匪说需要她支付现金才能保证蒋先生的安全,加之她还听到电话那边有呼救的哭声。虽然她也怀疑可能是骗子,但时间不等人,容不得她继续查明,所以她只得到银行去提取现金。
可是骗子们还不满意,又给李女士打电话,让她再支付50万比索,然后电话又挂断了。李女士打过去,发现电话那边出现了儿子的声音,可儿子对此事一片茫然。当李女士询问50万元要放到哪里时,蒋先生才知道妈妈中了计。
据李女士回忆,她曾经给儿子打电话询问缘由,可是电话线被骗子盗用了,所以电话那头接听的是骗子。李女士和老伴看到是儿子的手机号码,就不得不相信了。这是一起典型的电话诈骗案,骗子们通过盗用移动手机电话线路的方式作案。短短几个小时,就把李女士的100万比索骗了个精光。
以上两个案例说明,准备旅居国外的中国人,在移民之前,务必对国外的治安环境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在国内可能遇到的情况,在国外也可能发生。不会因为国家变了,骗子就会绝迹或减少。而且,由于对当地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就更容易落入骗子的圈套。如此,务必多加防范,以免马失前蹄。
虽然国家不同,但骗子的手段其实大同小异。比如第一个案例中的两男三女,都是华人,也专门找华人行骗,而第二个案例使用的也是国内经常出现的电话诈骗手段。故此,这些骗子的招数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另外,不同人种也会有一样的表情,表情并不受地域和种族的限制,也不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因而,即使行骗的是外国人,也可以通过察言观色和理性思考而辨识真伪。
人在说谎时,不愿提及自身和姓名。美国心理学家威丝曼认为,人在说谎时会感到不自在,于是就本能地把自己从谎话中去除掉。比如你问一个同事为什么昨天晚上不赴约,他说因为家里来了小偷,丢了东西,他急着报警处理,所以耽误了时间来不了。在这段话中,他不说:我的家被盗了,而是说,家被盗了。
因此,如果你向对方提出一些问题,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省略“我”,你就有理由怀疑他们。而且,说谎话的人也不愿使用一些事件涉及的人的姓名。比如克林顿在向全国讲话时,不说“我没有跟莫妮卡发生性关系”,而说“我没有跟那个女人发生性关系”。
这可以说是一种有意的躲避或回避行为,根据这一点,人们可以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寻找到蛛丝马迹,探求他(她)说谎的原因,从而辨识真伪,防止上当。
2。免费美容的陷阱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女性朋友,甚至男性或老年人,都讲究做美容保养,整容手术更是铺天盖地。很多人以为在亚洲,最喜欢做美容、整容的人应该是韩国人,可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才是亚洲最爱整容的国家。
美国排名第一,占整容总人数的17。8%,巴西紧随其后,而中国排在第三位,占总数的12。9%。而大家心目中最爱整容的国家韩国,只排在第七位。
有人认为,中国之所以盛行整容、美容,主要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然。当人们的可自由支配开支越来越多,就有了余钱用来美容、整容。然而,在此类消费中,有很多都属于一场骗局。国内许多消费者都遭遇了美容“陷阱”,憋了一肚子气,还花了不少冤枉钱。
一天上午10点钟左右,家住重庆市的贾女士到商业街打算买一台海尔冰箱。她正走在去商场的路上,有个女人递过来一张宣传单,说可以给贾女士做免费的皮肤测试。贾女士推说自己有事,没时间,就想走开。可那个女人死磨硬泡的,贾女士无奈,觉得这个美容院推荐的品牌正好是自己曾经用过的,效果还可以,于是就跟着这个女人进了一家商场内的美容院。美容师让她躺在美容床上,往她脸上涂抹一层棕色的软膏。这时美容师改口了,说只要做皮肤测试就要收费30元。
贾女士并没有因为商家不兑现承诺而生气,她想30元钱也不多,总不能让人家白忙活,就拿出100元让美容师把余款找给自己。可美容师并没有让人到吧台给贾女士结账,而是继续对贾女士说,如果这层测试软膏要洗掉的话,需要用店里的专用洗面奶,价格是999元。
那个美容师还趁热打铁地说,如果不用店里的专用洗面奶,测试软膏就会留在皮肤毛孔里排不出来。贾女士一听有些害怕,只得交了1000元钱,无奈地让对方把自己的脸弄干净。可是美容师一洗掉她脸上的软膏,贾女士就觉得脸上非常疼,立刻照镜子,发现脸部红肿,非常难看。
这时,美容师又说,如果想把红斑去掉,就要买一套2000元的护理。贾女士听罢,显得有些激动,说自己没有那么多钱。对此情况轻车熟路的美容师,不慌不忙地吓唬着贾女士,说你不要激动,否则脸上的血细胞一扩散,就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当时贾女士疼得实在难受,只好按照美容师的建议又交了2000元钱。
在贾女士消费的过程当中,她老公给她打电话,美容师根本不让她接,结果全套美容做完之后,她脸上的红色还是没有完全褪掉。美容师又跟她说,只要她再做一个1500元的美容就可以把血丝去掉,否则一旦出了美容院的门,脸上就会青一块紫一块,等于毁容,那就会花更多的钱,几万元都不够。
贾女士没办法,只好又交了钱。她做完美容回家之后,在老公的再三询问之下才把实情讲出来。于是,老公于第二天跟贾女士一起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说被美容院强迫消费了几千元钱。
经过调查,民警们发现贾女士根本没有任何收据,最终在派出所的调解下,美容院同意退还贾女士4200元。
贾女士毕竟是个女人,被美容院胁迫以后无法走脱,才被坑了这么多钱。幸好她老公及时报案,民警们的调解又十分有利,才把被讹掉的4000多元钱基本索要回来。而在她家附近居住的楚先生,也曾遭遇过一次这种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