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世界日新月异,成功的基本原理是不会改变的。向成功人士学习,这比自己在黑暗中摸索成功方法要好一百倍。
如果一艘轮船在大海失去了方向舵,它只能漂泊在海上,就算它的燃料很多,也到达不了岸边。
这艘船有它想要去的大方向——海岸;也有它想要达成的具体目标:伦敦或纽约。但它迷失了方向,除了在大海里无助地兜圈子,什么想法也实现不了。
在现实中,很多人并非没有梦想和奋斗目标,但他们却迷失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在琐碎的事务中。因为他们缺少一个方向舵。
怎样才能摆脱这种人生迷局呢?
比塞尔人的启示
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叫比塞尔。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儿走出沙漠只需3昼夜时间。可是直到1926年,在被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他们都很想离开这块贫瘠的地方,到某个能带给他们好运的地方去。他们经过一次次尝试,却徒劳无功。
肯·莱文用手语同当地人交谈,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仍然会回到这个地方来。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真伪,莱文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村向北走,结果3天半就走了出去。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去呢?肯·莱文感到非常奇怪,最后他决定雇一个比塞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准备了能用半个月的水,牵上两匹骆驼,肯·莱文收起了指南针等设备,只拿一根木棍跟在比塞尔人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里,没有指引方向的工具或参照物,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个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他告诉这个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
阿古特尔照着去做,3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沙漠的边缘。
比塞尔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在现实中迷失方向时,学习成功者的经验无疑是一个简明的办法。比塞尔处在一个封闭的地方,没有成功者的经验可以借鉴,这是他们的不幸。
但是,我们身处一个信息交流极便利的社会,那些著名人士的成功经验早就成为公共资源,以供人们学习借鉴。如果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那么,不妨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成功人士,以他为榜样,按他的成功方法去做。虽然世界日新月异,成功的基本原理是不会改变的。向成功人士学习,这比自己在黑暗中摸索成功方法要好一百倍。
向有经验的人士求教
许多人的困惑是:他们想要成功,想过一种与现在不同的生活。但他们不知道,何谓成功?自己想过的生活究竟是什么?这种情形,好比对售票员说:请给我一张票,我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但是我需要一张票。
这看起来很可笑,但其实不然。对前途有所迷惑,是很正常的现象,每个人在他一生中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如何走出迷局呢?正如迷路了要问向导一样,向有经验的人士求教,无疑是校正人生方向的有效方法。
一个25岁的小伙子,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很不满意。他去向一位智者请教:如何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
“那么,你到底想做什么呢?”智者问。
“我说不清楚。我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只知道我想要的生活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那么你的爱好和特长是什么呢?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又是什么?”
“我说不准,”年轻人困惑地说,“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我从没有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我想我确实应该好好考虑一下了。”
“我明白了:你想离开你现在所处的位置,到其他地方去。但是,你不知道你到底想去哪里和到底能做什么。是这样吗?”
“我想,就是这样。看来我真是太可笑了,我想去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地方。”
“这并可笑,好多人都是这样的。”智者安慰道,“现在你知道了让你产生困惑的原因,我想这已经好办多了。”
接下来,智者和年轻人一起进行探讨,这位年轻人终于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如何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去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你当然不能到达你向往的地方。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手中握着一枚指南针,信心十足、勇往直前地走向前方;而平庸者信马由缰,到处乱碰乱撞,他们失去的是时间,收获的是迷惘和失望。
赶快去从有经验的人那儿获得一个指南针吧,这是摆脱平庸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了指南针,你就可以大踏步向目标迈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