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塔木德智慧枕边书犹太人的千年处世书 > 第九章 成就与智慧总是在一起的犹太人论精明(第1页)

第九章 成就与智慧总是在一起的犹太人论精明(第1页)

在犹太商法中,一方面犹太人是最为守法的商人的代表。另一方面又是投机取巧的代表。犹太人这种充满矛盾的文化,正说明了其民族的灵活性。

正如《塔木德》书中所云: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信念,不是凭着眼见。

财富与智慧总是在一起的

一个犹太人用《塔木德》教导他唯一的儿子:“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1加1等于2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2。”

1946年,父子俩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

20年后,父亲死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儿子始终牢牢记着父亲的话。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弹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甚至把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这时他已是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

然而,真正让他扬名的,是纽约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大堆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人应标,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

儿子当时正在法国旅行。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即终止休假,飞往纽约。看过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他不发一言,当即与政府部门签下了协议。

消息传开后,纽约许多运输公司都在偷偷发笑,他的许多同僚也认为废料回收吃力不讨好,能回收的资源价值也实在有限,这一举动实乃愚蠢至极。

当这些人都在等着看笑话的时候,他已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他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旧木料加工成底座,废铜、

废铝的边角料则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身上扫下的灰尘都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

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废铜、边角料、灰尘都以高出它们原来价值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卖出,且供不应求。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金,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

商业化的社会永无等式可言,当你抱怨生意难做时,也许有人正点钞票而累得气喘吁吁。这里面的奥妙就在于:你认为1加1应该等于2,而他则坚持1加1可以大于2。

而最能突出犹太人的精明还是下面这个被传颂了上千上万遍的故事:

一位犹太大富豪走进一家银行。

“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吗?”贷款部营业员一边小心地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名贵的西服,高档的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点钱。”

“完全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1美元。”

“只借1美元?”贷款部的营业员惊愕得张大了嘴巴。

“我只需1美元。可以吗?”

贷款部营业员的心头立刻高速运转起来,这人穿戴如此豪阔,为什么只借1美元?他是在试探我们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吧?便装出高兴的样子说:“当然,只要有担保,无论借多少,我们都可以照办。”

“好吧。”犹太人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债券等放在柜台上:“这些做担保可以吗?”

营业员清点了一下,“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

“是的,我只需要1美元。有问题吗?”

“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为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且在一年后归还贷款,我们就把这些作保的股票和证券还给你……

犹太富豪走后,一直在一边旁观的银行经理怎么也弄不明白,一个拥

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1美元呢?”

他追了上去:“先生,对不起,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

“我是这家银行的经理,我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只借1美元呢?您若要借30万元、40万元的话,我们也会乐意为您服务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