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社交应酬话术 > 第3计 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人心(第2页)

第3计 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人心(第2页)

为期一个月训练中最重要的一节是蒋介石到团接见受训人员,一批十多人,谈话十几分钟。结业时还分赠每个学员一张蒋介石的照片,上款写着"某某同志惠存",下款是"蒋中正赠",并盖有私章。赠送这张照片,既可给学员造成深受宠幸之感,又可使其能以"天子门生"到处炫耀,而更重要的则是时刻牢记要为"领袖"尽力忠心效劳。

蒋介石的这招着实了得,细想想身在高位之人,要安抚下人如此容易,有些人可真是够"贱"的,受到某个大人物的垂青,便自觉脸上很风光,在人前很有面子,似乎如此一来,自己的身价也便跟着提高了。心里对大人物感激涕零,没有不誓死效忠的道理。蒋介石深知,以自己的身份,只要肯放下架子,对某位下属给个面子,即可笼络其心。

今天的领导、老板,是否应该多多留心给部属面子,合个影什么的?

与人交往要以心换心

兵法有云:“攻心为上”,要与下属交朋友,要做到以心换心。最受下属欢迎的上司要能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只有这样的上司才会受下属的爱戴,也只有这样的上司才能使公司上下—心,形成一般强大的凝聚力,共同为公司的发展作出努力。一个成功的上司常常关心体贴自己的下属,有时他们做得简直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以至于让下属感激涕零、心悦诚服。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在他担任魏军统帅时,与士兵同甘共苦,以诚心换得士兵的忠心。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长了个脓疮,作为一军统帅的吴起,竟然亲自用嘴为士兵吸吮脓血,全军上下无不感动,而这个士兵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时却哭了。有人奇怪地问:“你儿子不过是小小的兵卒,将军亲自为他吸脓疮,你为什么倒哭呢?你儿子能得到将军的厚爱,这是你家的福分哪!”这位母亲哭诉道:“这哪里是在爱我的儿子啊,分明是让我儿子为他卖命。想当初吴将军也曾为孩子的父亲吸脓血,结果打仗时,他父亲格外卖力,冲锋在前,终于战死沙场:现在他又这样对待我的儿子,看来这孩子也活不长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了这样“爱兵如子”的统帅,部下能不尽心竭力,效命疆场吗?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上司如果从心底里尊重下属,看重下属,下属自然会卖力效忠。

有一家日资企业。一天,各部门接到电话,下班之后在贵宾厅召开职工大会。有些人感到很纳闷,为什么放着会议室不去,而是去贵宾厅开会。因为在员工们眼里,日本人很机灵,甚至有人议论说:“老板又在搞什么小把戏?”当全厂人陆陆续续地走进贵宾厅时,眼前的一切简直把他们惊呆了。只见每张桌子上摆满了水果、饮料等各类食品。尤其是一名60岁的老门卫,看到眼前的一切,以为走错了地方,正要离开时正好碰上了老板,老板一看他要走,便毕恭毕敬地把他请了回来。

老板走上讲台,恭恭敬敬地向大家行礼,说:“今天,把大伙召集起来,同大伙开一个聊天会。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提问题、讲困难,提意见或建议,说工厂的、家里的事都可以。”

人们看到老板不时地往工人手里塞苹果,倒饮料,并微笑着同大伙打招呼,便积极地为工厂出谋划策。老门卫激动地说:“我这一辈子还是第一次开这样的会。一个看门的,本来就是在厂门口的,再踢一脚就出门了。老板看得起我们,我们看门的一定要好好干,看好这个家。”

此后,全厂上下一条心,工人们干活也更卖劲了,恨不得一天干上25小时。

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只要你付出真心和真情,就会获得下属的拥戴,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你效力。下属才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你,从而促进你在事业上的发展。

与客户交往,不要只谈交易,要讲人情。每个人的生活圈子里都有一些比较亲近、关系比较密切的熟人与朋友。美国的汽车销售大王乔·吉拉德发现每个人所拥有的熟人与朋友的数字大约都是250人,这就是著名的250定律。

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联络是以一种几何级数来扩张的。无论是善于交际的公关高手,还是内向木讷之人,其周围都会有一群人,这群人大约250个。而对于生意人来说,这250人正是你的客户网的基础,是你的财富。

建立良好的客户网络,与客户成为知心朋友。与客户交往过程中要以诚相待,同客户交朋友,分担他的忧愁,分享他的喜悦。他可能会向你介绍他的朋友、他的客户,这样,你的客户队伍会不断扩大。

同时,当你在和他谈你工作上的困难时,他很可能会主动地帮助你,介绍新的客户给你认识或者帮你直接把生意做成,使之成为你永久性的客户。与客户交朋友,不要只谈买卖,不谈交情,对客户要关心、爱护和体贴,使买卖双方不单纯是一种商业关系,而是富有“人情味”的,使顾客产生一种亲切感,在得到物质需求满足的同时,还得到精神情感上的满足。

美国有位叫玛丽·凯的女士,曾叙述她买轿车的经历和感受。她想买一辆黑白相间的轿车,就去汽车店挑选。在第一家店里,由于推销员没有把她当一回事,她觉得受到了冷遇,转身就走了。进了第二家汽车店,推销员对她十分热情,向她仔细介绍各种型号汽车的性能与价格,使她感到这位推销员是真正为她着想。当她偶然谈到那天是她的生日时,这位推销员马上请她稍候一会儿,15分钟后,一位秘书拿来一束鲜花,这位推销员把鲜花送给她,并祝她生日快乐。当时,使她感动万分,觉得那束鲜花的价值超过百万美元!于是,她毫不犹豫地购买了那位推销员向她推荐的一辆黄色轿车,而放弃了购买黑白相间轿车的打算。

一束鲜花成了沟通买卖双方心灵的桥梁,使商店里充满了友善和温馨的气息,使顾客不由得产生了深深的信任感。此时的买卖当然好做了。碰到顾客过生日当然很偶然,但这种“人情”意识每时每刻都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我们应该与每一个客户交朋友。因为每一位客户都有许多亲朋好友,而这些亲朋好友又有同样数目的亲友关系。失去一名客户就会相应失去几十乃至上百名客户。得到一名客户情况就会相反。因为这些人会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去影响他的亲友。如果在交往中与客户交朋友,就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在这社会上生存发展,每个人都离不开与人打交道,更离不开与上司、同事、下属和客户打交道,要想找人办事,就要看清对象,采用不同的交际策略。

软绳子捆得住硬柴禾

孟获是三国时期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是当地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和朱褒、雍凯、高定等人勾结,推举雍凯为主帅。趁蜀国对吴国作战失败,元气大伤,刘备刚死的机会,煽动少数民族,杀死蜀国派往这一地区的官吏,公开发动武装叛乱。

南中历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三国时候,那里住着许多少数民族,是今天彝族、壮族、傣族、独龙族的祖先。汉朝时,他们被称为"西南夷"。他们和汉族人民在一起,用劳动和智慧开发了中国的边疆,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孟获等人在南中地区的叛乱,既破坏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也严重地威胁到蜀汉的政权,妨碍了诸葛亮北伐中原,统一全国的计划。为了维护蜀国的统一,诸葛亮经过积极准备,在公元225年,分兵三路,向南中进军。

在开始出兵的时候,诸葛亮采纳参军马谡的建议:这次出征的目的,并不是把那些叛乱分子轨尽杀绝,占领他们的城池,而是要征服当地领袖人物的心,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服从蜀汉的统治,以后不再发动叛乱。这叫做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诸葛亮出兵不久,南中地区的叛军内部起了变化。雍恺被部下杀死,孟获做了主帅。接着诸葛亮杀高定,破朱褒。这年五月,诸葛亮带领军队渡泸水,追击孟获。

由于孟获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当地少数民族和汉族都服从他的指挥,所以诸葛亮命令不准杀害他,一定要捉活的。孟获见蜀军打了进来,就起兵迎战。蜀将王平跟他对阵,开战不久,王平掉转马头往后撤走,孟获驱兵前进,沿山路追赶。忽然喊声大起。蜀兵从两旁杀出,孟获中了埋伏,只得引兵败退。蜀兵紧紧追赶,活捉孟获。

军士们把孟获押解到大营来见诸葛亮,诸葛亮问孟获:"我们待你不错,你怎么反叛朝廷?现在已被生擒,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接着他亲自带领孟获参观蜀军军营,问孟获:"你看我们的军队怎么样?"孟获一看,蜀军阵营整肃,军纪严明,士气旺盛,心里暗暗佩服,可是并不服气。他说:"我不是被打败的,只是不知虚实,中了你们的埋伏,才被捉的。现在看了你们的军队,也不过如此,真要硬打硬拚,我们是能够取胜的。"诸葛亮笑着说:"既然这样,我放你回去。你整顿好队伍,再来打一仗吧。"说完吩咐士兵们摆上酒席,招待孟获吃了一顿,然后把他放回去。

孟获回去以后,又连续和诸葛亮一战再战,一连打了七次,被擒七次。最后一次,诸葛亮把孟获的军队引到一个山谷中,截断他们的归路,然后放火烧山。只见满山满谷烈火熊熊,把孟获的将士烧得焦头烂额,叫苦连天,孟获第七次被蜀兵活捉。

孟获又被押解到蜀军营帐。士兵传下诸葛亮的将令说:丞相不愿意再见孟获,下令放孟获回去,让他整顿好人马,再来决一胜负。孟获想了很久说:"七擒七纵,这是自古以来没有过的事情,丞相已经给了我很大的面子,我虽然没有多少知识,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么能那样不给丞相面子呢!"说完跪在地上,流着眼泪说:"丞相天威,我们再也不反叛了!"

诸葛亮很高兴,赶紧把孟获搀扶起来,请他入营帐,设宴招待,最后客客气气地把孟获送出营门,让他回去。

由此可见,对于顽固的对手,不能一味地使用强硬的手段以硬碰硬。那样的话即使能制服其人,也未必能收服其心。俗话说,"软绳子捆得住硬柴禾",采取阴柔的手段是对付强硬分子的上上之策。孟获七次成为诸葛亮的手下败将,作为阶下囚丢尽了脸面。本来,可杀可剐,全凭他发落。但是诸葛亮非但没有杀他,甚至没有羞辱的言辞,反而以贵宾的礼遇对待他。这给了他多大的面子!如果给脸不要,不识抬举,只能自讨苦吃,也对不起人家的一片诚意。何不借坡下驴,也不失武将的体面。诸葛亮的这个面子赏得恰到好处。

另外,给面子是大对小,上对下,强对弱干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如果孔明没有博大胸怀,用计的上风,军事的强势,七擒七纵便无从谈起。所以,没有这种肚量的人,最好不要乱给面子,免得贻笑大方。

让懒人负责考勤

一位小职员,上班迟到,下班提前开溜,主任多次诚心诚意跟他谈,但他散漫到底,就是迟到早退,吊儿郎当,批评罚奖金,他全认了,真拿他没办法。最后主任让他当班组长,负责班组工作,当然还有班组考勤,起初他不肯干,别人一听说让他当组长也哈哈大笑,以为主任是在开玩笑,但主任坚持这么做,小职员也就干了。真是意想不到,他不仅负责好了班组日常工作,自己再也不迟到早退,而且干得比别的班组长还出色。这是让没有责任心的人重新恢复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好点子。

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只要你给他重要的机会。在企业中,领导者不论是在制定计划还是在日常交往中,都必须发自内心地记住这一要义,并且处处体现在行动上。美国玛丽·凯化妆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长玛丽·凯在谈到自己的领导方法说:"每当我见到某个人,我就想象对方身上带着一个看不见的信号:让我感觉自己重要!我还是立即应这个信号,结果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玛丽·凯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曾经遭受过被人冷淡的难堪待遇。那还是在别人公司里当职员时的一件事:有一次她和其他同事一起,等待同美国公司销售经理握手。过了许久,当她来到销售经理面前的时候,虽然也握了她的手,但是销售经理是那样心不在焉,好像玛丽·凯根本就不存在似的,这深深地伤害了玛丽·凯的心。所以,当玛丽·凯建了化妆品公司以后,在接见职工时,不管自己多么忙,多么疲劳,她都要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接待他们,使每一个职工都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这样一来,职工们会以得到知遇的感激,以更加高昂的士气工作。俗话说得好,人心都是肉长的。一个感到别人对自己友好并尊重自己的人,是不会以怨报德的。洛克菲勒曾经说过:"我会付更多的薪水给擅长待人,而非擅长处理事务的人。"事情很清楚,一个会延揽人的企业,会比只知算计钱财、物资的企业更兴旺发达的。

古人曾有用盗贼当警察的先例,就很好地证明了给面子的奥妙。

西魏时期,北雍州一带经常有盗贼出没,因为这一带山林茂密,盗贼进退很方便,官府拿他们没法子。

本地的刺史韩褒心里委是着急,四处派手下暗中探访,结果手下人来报,盗窃行径全都是当地豪门大族家里的弟子干的。怎么办?韩褒假装不知道这些纨绔弟子干些什么勾当,对这些豪门大族还是挺客气的。

这天,他把这些大族家里的人都召集来开会,用恳切的语气对他们说:"我这个刺史是个书生起家,哪里懂得缉拿盗贼,所以,只好依赖诸位共同分担这个忧愁了。"说罢,便让那些平时在乡里为非作歹的弟子,一个不漏地临时做各处的主管,划分地段分别管辖。有发现盗贼而不捕获,按故意放纵论处。以此,被暂时任命的少年,没有哪个不惊恐害怕,都自首认罪说:"前时发生的偷盗案子,都是我们干的。"这些被任命为缉盗主管的盗贼,都变得积极起来,把所有党徒同伙的姓名全部列出。那些逃跑躲藏起来的,也都说出了他们躲藏的地方。

韩褒拿过名单,嘱咐那些主管一番,先打发他们回去。第二天便在州城门边贴上一张告示。让那些曾干过盗贼的,赶快来州府自首,马上免除他们的罪。过了这一月不自首的,除当众处决本人外,还要登记没收他的妻子儿女,赏给先前自首的人。

十天之内,众盗贼果然全部来自首了。韩褒拿过名单——核对,一个不差。韩刺史赦免了他们的罪,让他们改过自新。这招还真灵,这些盗贼从此再也不敢为恶了。

再恶再坏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些尊严和体面。当他们作恶多端时,因为他们已经犯了禁忌,被人瞧不起,所以只好破罐破摔,更加放肆。尊严和体面也被搁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因为别人已经不尊重他们,对他们只有诅咒、谴责。然而,就在他们内心没有约束时,给他们权力去监督那些为恶行为,赏给他们脸面重新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和体面感。他们不仅能负起责任,更重要的是,他们又对自己的行为开始像常人那样负责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