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于非洲这极差的基础和物质条件,对于现代战争的理解认知远不如周正的安德罗知道这是自己的弱势短板。
贸然不懂装懂、干涉指挥只会害了自己,安德罗确实有着身为决策者所必要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一根本原则。
索性也就没有不懂装懂,而是点了点头示意周正尽管放手去做即可,自己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当起了乖学生,期望能以旁观者的视角从周正这儿学到几手。
确实也希望旁观自己的指挥流程能对安德罗有所帮助,冲着安德罗一笑后的周正随即听到耳边传来了无线电汇报。
“B组报告,无人直升机已放飞,正在前往指定坐标空域待命,预计时间还剩5分钟。”
“嗯?动作还挺快。”
将无人直升机的地面控制站设在了地表之上的其它建筑里,虽然相距不远但仍然信任这帮瓦格纳本事的周正,并不打算亲自过去监督,而是按下耳边的通话按钮开口回道。
“收到,继续前往指定空域,抵达后向我汇报。”
“B组明白。”
周正将手下的71名瓦格纳分为了A、B、C三组便于指挥,带队前出执行无人机侦察与炮兵观测任务的,是由克劳泽上尉亲自带队的A组。
而眼下正通过无线电频道向周正开口汇报的,则是执行无人直升机放飞与远程侦察任务的B组。
所使用的装备也不算新鲜,乃是周正早先亲自使用操作的CR-500“金雕”无人直升机。
也多亏这东西本身的设计定位就是外贸出口装备,而潜在的出口客户里就有俄罗斯,所以多语言操作系统中本身就自带俄语系统,连带着配套说明书也有俄文版本。
对于这帮飞惯了各种四轴、六轴、八轴无人机的瓦格纳而言,操纵CR-500“金雕”这种在本质上与“各种轴”并无区别,都是垂直起降旋翼机的无人飞行器,基本不存在啥难度可以快速上手。
加之还有专门的俄语操作系统和俄文说明书,简单试了试之后只用了几个小时就会玩这东西了的瓦格纳老兵,确实称得上经验丰富。
将这东西交付给瓦格纳使用的周正,倒也不是为了拿这东西去打敌军的炮兵。
一发接一发导弹对每门火炮挨个点名的效率太低,而且一旦开火暴露还存在无人机本身被击落的风险。毕竟直升机这东西的战场生存性本来就相对较低、比不得固定翼,所以更加犯不上。
周正此时把无人直升机派出去的目的就一个:拓宽无人机侦察半径,增强己方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有效控制距离就十几公里的FPV无人机,确实不大能满足接下来的反炮兵作战需要。
既然手头有更好的装备那就直接上位替代,航程比FPV更远,携带了通信增强吊舱后控制距离也跟得上的“金雕”无疑是最佳选择。
与此同时,带队前出的克劳泽上尉那边也在忙活起来。
不过却不是继续忙活他那FPV小无人机,后续的侦察观测任务已经由无人直升机接手,眼下的克劳泽上尉正在带队架设车载雷达,安装在皮卡车后厢里的那种。
1L271便携式反炮兵雷达,俄联邦国防出口公司在08年就对外展出过的一款装备,俄军自己也有装备使用。对阿尔及利亚这类既与俄罗斯关系友好,还手头有钱爱买新玩具增加战斗力的客户有过出口记录。
外贸装备一旦出售,再倒几手甚至会不会被加以仿制,那就是说不准的事了。
周正拿出这东西来交到瓦格纳手里也不怕引起什么疑虑,最主要的是这东西俄军自己也用,再加上本身就是俄罗斯制造。
所以只要交到这帮“啥能人狠人都有”的瓦格纳手里,基本就不存在什么不会用的问题,可以快速上手形成战斗力。
雷达本身虽叫“便携”,但实际上还是有点分量的。
全系统重量达到135公斤,不是步兵能带的动的玩意儿得拿车驮着。
好在135公斤的重量对皮卡车来说不算事,直接将雷达架在了车后厢里的克劳泽上尉正忙着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给雷达通电开机再接通便携式的控制终端,确认一切正常后紧接着便按下无线电开口汇报。
“头狼呼叫明月,雷达部署完毕已开机运转,正在监控雷场,完毕。”
只听无线电那头来自周正的回复紧跟着响起。
“明月收到,无人机预计30秒后到位,继续监控雷场保持联络。”
“头狼收到。”
手指刚刚从耳边放下的周正刚拖动鼠标,接通无人直升机共享来的可视画面,下一秒只听刚刚挂断通讯不久的克劳泽那边再次紧急呼叫。
“头狼呼叫明月,敌军炮火已抵达雷场,第一轮炮弹刚刚落下!雷达已捕获来袭弹道正在解算,无人机已捕捉到雷场画面正在回传。”
“收到,接过来吧。”
拖动鼠标进行进行分屏处理的周正,立刻将监控雷场的FPV无人机回传的画面,接到了摆在面前指挥桌上的另一台外接显示器上,与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正在显示的无人直升机回传画面同步并行、两不耽误。
“咱们的敌人反应挺快啊,暴力扫雷这么快就开始了,我还以为得多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