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我会跟他们谈谈这方面的相关事宜的,不保证一定能解决,但我会尽力。”
“希望到时候能带给你们好消息,为奋战在一线上的军人同志们解决后顾之忧,也是我该做的。”
全然没想到“谢里宁同志”能这么说的马萨耶夫顿时有些错愕,紧随其后便是又再度咧开大嘴的开怀大笑,连那一下巴的大胡子都在跟着抖动不已。
光是看到这车臣彪形大汉敞开双臂的姿势,周正瞬间就猜到其打的什么主意、准备干什么,赶忙摆手示意不必熊抱、笑着说道。
“好意我心领了,马萨耶夫同志。这是我的名片,有需要可以常联系。还是那句话,虽然不一定能解决,但我会尽力。”
身着重型防弹衣、胸前挂着PKM通用机枪的车臣猛汉,伸手接过周正递上的名片,前后翻看一番后一边将之妥善收好、一边继续咧着个大嘴笑哈哈开口。
“那是当然,谢里宁同志。我。。。。。。嗨!战斗装里没带名片,反正苏洛维琴科知道我的联系方式,你找他要就行,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情况基本和周正早先猜测的一致。
与苏洛维琴科同职同衔、只是带的队伍不同的马萨耶夫,看这样子手里肯定也是有装备自购权的,要不然犯不上对自己一个管军火出口的高级官员这么热情。
周正明白这其实也是涉及到了毛子内部利益纠葛的缘故,像马萨耶夫这种级别够高的中层军官,是明白军队采购和军工出口之间的那些弯弯绕,才会希望能从自己这儿弄到些好东西。
俄国防部常年拿着异常之低的采购价,跑去军工口那边买东西下订单。
虽然俄军工系统不会拒绝这些单子,但自身也是一个利益集体的俄军工系统,并不一定就是抱着百分之百的热情来为俄军生产这些武器装备的。
原因很简单。
同样的武器装备,你俄军拿几个钱来我这儿买?外国客户又是拿几个钱来我这儿买?
这其中涉及到的赚钱多少和利益分配差别可是大了去了。
所以要是出于利益角度的考量,问俄军工系统更愿意把武器卖给谁,俄军显然并非第一优先选择。
所以这就导致一个奇特现象的出现。
战场上的俄军需求量巨大,尤其俄空天军自开战以来已经损失了两位数的固定翼战机,其中不乏苏30这样的主力战斗机。
但俄军工系统依然能手攥着24架已经生产好的现成苏35战斗机,到处找下家接盘赚钱,最后被周正插了一脚成功参与其中分了一杯羹。
这24架苏35拿去给空天军补充战损不是立竿见影吗?难道不好吗?
好啊,当然好。
但生产这些战机的军工系统自己能分多少钱,这就又是另一个有着天壤之别的问题了。
类似的情况只是冰山一角,即便是在战事紧张的当下,也不是所有俄军工系统的产能都供应给俄军。外国客户、尤其是舍得花钱的大客户,还是能拿到源源不断的俄制武器装备供应的。
作为局内人的马萨耶夫当然知道此种情况,知道并非所有的俄军工系统产能都流向了俄军。
所以才会指望着能跟这位谢里宁同志处好关系,看看能不能用装备自购权,以还能接受的价格弄到某些原本是用于外贸出口的玩意儿,拿来给自己的队伍添置家当。
在原有的外部采购渠道几乎全断的情况下,这几乎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好办法,机遇完全是可遇而不可求,基本是“过了这村没这店”。
看着跟个猛张飞似的,实际也不傻的这位车臣大汉当然明白这道理,上赶着跟“谢里宁同志”套近乎也就这点原因。
俄军特种部队用装备自购权,采购自家军工系统用于外贸出口的武器装备。这事听起来确实挺抽象,连周正自己琢磨着都觉得感叹。
不过比起某厨子搞的“莫斯科抽象往事”,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知道毛子内部有多么“派系林立、抽象缝合”的周正也只是感叹了一下,再没多想其它什么。在与苏洛维琴科一道送走了那位马萨耶夫中校和他的队伍后,继续边走边说。
“话说,你不打算告诉马萨耶夫我的真实身份吗?”
“真实身份?”
看了眼身旁的并行而走的周正没看出什么异样和不对劲的地方,不假思索的苏洛维琴科紧跟着开口回道。
“你的真实身份是我所知晓的最重要机密之一,以我目前的军衔职位来说就这样。而我接到的命令是不能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对任何人透露你的真实身份,家人、战友、甚至是直属上级,都不行。”
“我知道我该怎么做,更不会违反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