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里宁先生,有关于后续导引头供应的问题,您看是否可以再深入谈一谈?”
离开了停机位后,和身旁的穆萨拉赫中将边走边聊的周正,就知道对方早晚要提这茬,算不得奇怪。
不过这个口倒是有点不那么好开,导引头这东西量不大还好,给的量太多了自己也不好收场,还得处理后续麻烦事。
再加上伊朗人本身不打仗也没啥消耗,日常训练的话搞搞模拟发射差不多得了,要是没有两伊战争的巨量消耗,伊朗人古早那批原装不死鸟到估计到现在还没用完、多得是呢。
就眼下这种装备几十枚能形成战斗力,对对手保持一定战略模糊形成威慑效果的状态,周正觉得就挺好的、足够了。
不过直接拒绝伊朗人肯定也不想,稍事思考了一番的周正组织好语言这才缓缓开口。
“恐怕短期内还无法像第一批次那样供应那么多,但我们会尝试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尽量再多供应一些的。”
“现在嘛,不妨找个地方谈谈无人机项目上的合作,您看如何?”
眼见对方不想将话题深入下去而是话锋一转,估摸着再揪住这问题不放也不会有啥实际进展,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知道该怎么做的穆萨拉赫中将也是颇为圆滑地会心一笑。
“没问题,谢里宁先生,请随我来。”
要说伊朗人这次的待客之道也挺可以的,不但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大幅加强了沿途的安保护送。
而且还是在摆下一场接风宴,先给客人吃饱喝足歇息完毕之后再谈生意上的事。
眼见对方此行除了安保护卫也没带太多随行人员来,大抵能猜到这是啥意思的穆萨拉赫中将也撤下了己方早已准备好,至于用不用得上则要看到时情况的谈判小组,由身为军购谈判组负责人的自己亲自出马、单独面谈。
毕竟你整一大圈人,围着人家区区一个俄国人谈。
知道的以为你们这是搞军购谈判,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某种摆阔施压。
待客之道不是这么回事,尤其是有求于人的情况下更使不得。
将谈判地点选在了酒店里一间单独私密会议室内的穆萨拉赫中将,带着早已准备好的材料、报告、各种资料放一起的文件夹入座。
本想着是搞个正经点的谈判桌、上桌去谈,没想到这俄国人的大官还挺随性,表示用不着整那些虚的流于形式,只要有诚意就是坐沙发上也能把生意谈了。
想想也是的穆萨拉赫中将随即同意,既然不是正式的开门谈判,而是私下性质的闭门会谈,确实用不着那么讲排场、重形式。
同样做足了准备的周正,眼下正落座在穆萨拉赫中将身旁的另一只单人沙发上,翻看了一下自己从驻叙俄军基地那边带来的一些军需文件后随即率先开口。
“既然我们已经足够互相了解,那我就直说了,将军。”
“驻叙俄军近期应该跟贵方接触过,商讨过一些有关弹药供应的问题,对吗?”
能预料到俄国人此次谈判可能会涉及此事,有备而来的穆萨拉赫中将闻言也是很直接地点了点头。
“是有这件事,但目前还在军购合作的流程当中,恐怕还得需要些时间才能完成。”
周正很确信伊朗人这边是知道驻叙俄军着急要货的,初期接触的俄军代表必然把这一需求讲清楚了。
眼下伊朗人再次把“时间问题”着重强调去说,这打得是什么算盘,嘴角一扬的周正不用想都能猜到。
“我理解,将军。通常来说确实应该走正式的军购流程,但眼下驻叙俄军的客观需求拖不起这个时间。”
“就好比我们也很理解贵方对于提升无人机性能需求的急切性,而且这是存在被快速解决的可能性的。作为老朋友我想我们之间应当不难相互理解,您觉得呢?”
“嗯?”
捕捉到关键词的穆萨拉赫中将瞬间来了兴趣,在确定面前这俄国人的表情一本正经后,随即便饶有兴致地开口回道。
“如果弹药快速供应的问题能够解决,那么贵方的回报是——”
不待穆萨拉赫中将把话说完,笑着开口的周正已经帮忙把答案给接了上去。
“是贵方需要的无人机升级套件也能尽快到位,可以说这取决于我们之间的互帮互助程度。我们都了解且信任彼此,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