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战友嬉笑开口,话不多言的杜克也没再多说,在光电通道视野内越来越近的斯崔克已经快要走到跟前。
知道敌人绝对不好对付的杜克不由紧了紧盖在身上的斗篷。
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伪装装备,内置复合材料隔温层。
在斗篷的表面,还敷上了杂草和迷彩布条一类的伪装物融为一体。
实际用途也只有一个,隔绝人体红外热源,使之和周围环境温度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在热成像视角下的“光学隐身”。
周正手头确实老早以前就有这种装备,也不是啥高科技、高价值的东西。
以现代材料学和技术水平而言,这种东西放国内,就是按一平方米多少钱来算账的廉价货,通常会被用来设备保温一类的民用与科研用途。
不过此前因为战场环境和作战需求等方面的情况,周正手下的这些能人强将没有提出过需要这种东西。
大部分时候面对的都是连个夜视仪都没有的博纳特部队,你扯什么热成像隐身斗篷,那就纯属搞笑,更没有这个必要。
不过杜克倒是很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敌人,敌人的强项和短板各自何在,也都能一清二楚。
对于高科技武器装备依赖度很高的未来科技部队,一旦到了夜晚,势必会启用热成像仪来提升警戒、强化战场感知力,正是热成像隐身斗篷派上用场的时候。
故而在行动开始前的准备阶段,杜克就专门找周正问了问有没有这种东西,顺带还说了句“这东西在你们中国应该很便宜”。
此言搞得周正还有些诧异,同时也来了好奇,寻思着杜克以前是不是用过这玩意儿,随即报以提问。
得到的当然也是不假思索、不做保留的肯定回答。
“我被强制退役前最后两年那会儿,具体时间记不太清楚了,我的连就收到过一批这样的东西。”
“军需官告诉我,供应方是一个关系户,大舅子在五角大楼当差,他凭关系混到了海军陆战队装备外包的供应权。”
“所以军需官让我特别留意一下装备有没有问题,如果有,及时告诉他,他好启动调查程序来解决。这些关系户总是不靠谱,喜欢以次充好供应烂货。”
“但这次不一样,这个关系户送来的装备好用到令人惊叹。不但性能完全满足需求,而且耐损耗程度也远远超出军方标准。当初竞标时开出的标准,是至少能承受高强度野战环境下使用6个月。结果我的连用了快一年,都没有一件坏掉,只有轻微的破损、不影响性能。”
“我觉得这不同寻常,里面可能有什么问题。就留意了一下发货清单,发现地址是佛罗里达某个工厂。”
“我利用休假机会顺着地址找了过去,去了一趟佛罗里达。结果找到的只是一个产品再包装公司,他们告诉我他们专做进出口贸易的商品再包装,那时候我就意识到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回去以后我把这事告诉了军需官,他立刻向上汇报启动了调查程序。结果查出来这偷奸耍滑的关系户违反联邦法律,从中国进口了这批隔热伪装斗篷,再运到佛罗里达贴牌再包装搞成美国制造,最后供应给海军陆战队。”
“进口价是每件斗篷80美元,而他卖给海军陆战队的最终价格,却是每件6。8万美元,利润高达850倍。当时我听到这事时都惊呆了,总有人问为什么我们的军队有如此高的军费,钱却年年不够花?瞧,这就是原因之一。”
“。。。。。。”
不止是杜克,周正当时听到这事儿时的反应,也是“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除了支付那每件微不足道的80美元购买成本,和一笔更加低廉的运输成本外,这关系户供应商几乎是空手套白狼地从美军这儿骗钱。单笔生意的赚钱效率,已经无限趋近于自己这系统持有者,然而人家只是没有系统的普通人。
这就是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
听到身为“精锐天兵”的杜克,以事件亲历者的身份讲起这事儿,仍有一丝余下好奇的周正不禁继续开口。
“那,这事后来怎么解决的?有处理结果吗?”
“没有,案子查到一半查不下去了,FBI过来告诉海军陆战队由他们接手,要我们停止继续调查。”
“后来一直没有协查函和判决的消息,我就好奇这事到底怎么样了,怎么一点下文都没有,就找到军需官问了问。”
“军需官告诉我说别再问了,这事已经结案、到此为止了,最终审查结果是缺乏关键证据链,不予移交司法处理。”
“我又惊呆了,然后问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实明明已经很清楚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军需官说那个关系户给足够多的人塞了钱,用他从海军陆战队这里赚走的钱。将军、FBI、甚至是联邦法官,都是他的“好朋友”。因为涉及到的人实在太多,就为这么点小事会搞出大问题的,最后就被上面冷处理压了下来。”
周正原以为这件“如此卧槽”的事情,到这儿就算收尾结束了,结果没想到杜克接下来还有更劲爆的消息要说。
“那关系户托军需官给我送了一封信,让转交给我。告诉我说对我造成的不便多有抱歉,希望我能体谅原谅,还邀请我去他的宅邸做客,问我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到时他会亲自准备一场宴会当面向我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