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历史最稳固的太子 > 第176章 刘伯温的遗表(第1页)

第176章 刘伯温的遗表(第1页)

说起刘伯温,那可真是孩子没娘说来话长。

当年李善长辞官归居,老朱想着让刘伯温接任中书省左丞相一职(当时的中书省右丞相是徐达),但刘伯温觉得自己的性格无法胜任丞相之职,便推脱了。

于是老朱便让刘伯温推荐新任丞相的人选,刘伯温半天想不出一个合适人选,老朱便把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写出来,让刘伯温从中推荐一人。

结果刘伯温直接说这三人都不能当丞相,说杨宪有才能,但却气量不足,容易掺杂私欲;汪广洋更不行,气量比之杨宪更不如;说到胡惟庸时更是直言胡惟庸心机深沉,若是胡惟庸为丞相,大明会被他祸害不轻,稍不注意,可能成为第二个司马懿。

老朱当时觉得刘伯温言过其实,觉得自己还在盛年,且朱标在自己培养之下也是初具明主之姿,怎么可能会让胡惟庸成为第二个司马懿?

于是后面便招来李善长,问李善长何人适合接任丞相之职,李善长也是将杨宪和汪广洋一通贬低,却对自己的门生胡惟庸大加赞扬。

老朱觉得奇怪,便把刘伯温对胡惟庸的评价说了出来,李善长作为胡惟庸恩师,自然是百般为胡惟庸解释,最后老朱还是觉得自己能轻易拿捏胡惟庸,于是便任命胡惟庸当中书省左丞相。

当上丞相的胡惟庸自然是要去拜见李善长谢李善长的举荐之恩的,结果李善长便把刘伯温对他的评价说了出来,这让胡惟庸这个心机深沉的小人从此记恨上了刘伯温。

乃至于后面刘伯温感染风寒,老朱命身为丞相的胡惟庸代他去看望刘伯温,结果刘伯温吃了胡惟庸带去的太医开的药,病情愈发严重。

后面刘伯温拖着病躯觐见老朱,言语中透露了胡惟庸带着太医给他诊治,他吃了太医的药后反而愈加不适的消息。

但他话刚说完毛骧便来报,远在漠北清缴蒙元余孽的徐达传书回来,老朱关心战事,便随口敷衍了刘伯温几句,让他好好在府中养病,需要什么药材或是需要太医诊治,直接让人去太医院开口即可。

刘伯温见老朱这般敷衍,心也寒透了,于是便请旨回青田养病,老朱不明所以,只当是刘伯温年老思乡便同意了。

最后就是刘伯温病逝在青田老家,临死前刘伯温还写了一封遗表,本想让儿子在自己死后便呈交老朱。

但想到胡惟庸党羽众多,老朱又对胡惟庸极为信任,便嘱咐两个儿子,等胡惟庸倒台后再将遗表上呈老朱。

结果这一等就是六年,原本去年胡惟庸倒台之后,刘璟便可以进京呈表,但毕竟时日久长,加上洪武十二年刘琏被胡党迫害致死,刘璟不敢踏入官场,以至于这封遗表到现在还在刘家书房放着。

就这样,刘璟带上遗表,匆匆让刘廌驾着马车送他入宫。

刘璟一家生活清贫,虽然在京城中有偌大的诚意伯府,但府中却连个下人都没有,就连赶马车这种活计都要刘廌这个诚意伯嫡孙来做。

折腾了小半个时辰,又通传了三次,刘璟生平第一次迈入奉天殿。

悄悄抬眼瞧了一下端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刘璟连忙俯身参拜:“草民刘璟,拜见陛下!”

刘璟虽然是延安侯唐胜宗的随军参谋,但并没有实际官职,也没有承袭爵位,只能自称草民。

老朱闻言抬起头来,走下桌案站在刘璟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眼,出声道:“起来吧!”

“谢陛下!”刘璟站起身来,不敢直视老朱。

倒不是刘璟胆子太小,实在是老朱气场太强。

“伯温那老小子倒是好福气,生了个这么俊俏的儿子。”老朱感叹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