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出现在大后方的八路军部队,番号为八路军三八六旅独立团第四营队伍。
以前似乎是从中条山一带转战到太行山,这才并入了独立团,成立了第四营。
之后便趁着反扫荡之迹,突破重围,迂回到了大后方。
队伍更是迅速壮大,不久之后改了番号为八路军386旅第一穿插团,拥有3000多号兵力。
之后,在一路的征战之中,这支队伍都在不断的招收新兵。
到现在为止,这支队伍据情报探查,已经有将近6000兵力!
如此兵力,而且拥有相当数量的精锐八路军老兵,作为主要战斗力。
整支队伍的战斗力同样不容小觑。
再加上日军的大后方也主要是一些治安军,连二流战斗力都算不上。
真要是遇到了这第一穿插团,能有多少胜率呢?
综合以上因素,日军想要迅速地消灭着第一穿插团的话。
第一,需要确定第一穿插团具体作战的地区,然后提前进行部署,甚至是设下陷阱,将整个第一穿插团一举围困,并将其消灭。
而筱冢义男认为,想要做到这一点的话,日军如果动用野战军的话,也至少需要将近三个联队的兵力。
而如果是动用治安军的话,恐怕一个师团的兵力都够呛。
另外,想要全歼这些八路更是困难。
这些八路军在敌后穿插、迂回作战的期间,表现出了相当强悍的机动性,基本上没有哪一天是不移动的。
在司令部,鬼子展开的作战地图上,不停地变幻着位置,让日军根本无法确定第一穿插团的具体所在。
这就是高兵选择的机动性战术。
在分析第一穿插团作战风格的时候,鬼子参谋长一脸感慨道:
“将军阁下,尽管是敌人,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敌方的八路军指挥官是个运动战的行家。
他率领的这第一穿插团,从我经情报来讲,大部分都是一毫无军事素养的新兵,也就是普通老百姓组成。
然而在我军腹地,他竟然能迅速地将他们整合起来,而且形成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地跳跃在我军的大后方,各大县城乡镇之间。
来回的通过进攻,供养这支部队,持续不停的在运动战中袭扰我军的大后方。
在貌似永不停歇的运动战中,我军无法锁定这第一穿插团的具体位置,想要将其消灭就显得异常困难。”
筱冢义男对此并不否认。
当时得知这第一穿插团又是那八路军独立团下属的队伍时,这老逼这老鬼子的鼻子都快气歪了。
他总觉得这八路军独立团,还有那李云龙,就像是大日本帝国的克星一般。
尽管只是个小小的团级作战段位,却总能整出各种让他大出意外的花样。
这一次似乎又是如此。
这样一支迂回到日军大后方的八路军队伍,竟然由一个营迅速扩展到了一个团,甚至眼下已经拥有超过一个旅的规模。
实在是令人惊讶的同时,又大感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