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看着孙女懂事的样子,心中很是欣慰。
既漂亮又有文化,还知书达理,谁娶到她,都是这辈子的福分呐!
附近的街坊邻居都知道他们的孙女回来了,纷纷过来与他们说话。
话里话外,总是会提起宋熹的婚姻大事。
老人心里头门清,这是想给自家孙女说媒哩。
他们笑呵呵的回:“我们家宝宝年纪尚小,还不着急,再缓两年,缓两年吧。”
“哎呦!这可不兴往后拖,女孩子也就二十刚出头是好时候。万一过了二十五,可不好找哩,那时是要男孩子挑她哩。”
“那也是她的缘分。我们作为长辈,也不好干涉呀!”
如此,劝退了一小波波想要给宋熹说媒的人。
宋熹在远处瞧着,心中觉得好笑。
她才刚回来一天,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甚至还有邻村,十里八乡的都过来。
名义上是来看古树,实际上是想要给她安排相亲。
更觉搞笑的是,他们有些人直接带了男孩子过来。万一被宋家孙女瞧得上,这也算是喜事一桩。
但二老护犊子,他们的宝贝孙女,岂是外人想看就看的?
因此,在爷爷奶奶嘱咐下,宋熹只待在里院,外院绝对不踏出半步。
到了晚上。
宋熹给两位老人捶背揉肩,随意的聊着家常,“奶奶,他们要是再来,您就实话相告。说我已经有男朋友,他们就不会再来了。”
“宝宝,你的想法还是太单纯。你就能确定以后结婚的对象,就是他吗?”
“奶奶,我确定,我是要嫁给他的。”
“那他的意思,也是这样对你说的吗?”
宋熹摇头,“这倒没说,不过我能感觉出来,他喜欢我。”
光喜欢还是不够的,能到结婚的地步,必然是因为想爱。
老太太耐心道:“说句不中听的话,奶奶这么做,是怕万一以后你们没成,却被乡里乡亲的知道。他们会笑话会乱嚼舌根,岂不是平白无故给人增添把柄?”
宋熹却不这样认为,“奶奶,我清楚自已在做什么,我很喜欢他。如果他不能娶我,那我这辈子,大概是不会嫁人了。”
老太太心疼的拍着她的手背,感叹出声:“真想见一见,那小伙子身上到底是有什么魅力,把我乖孙女迷成这样,非他不嫁的。”
“奶奶~他很优秀的,等您以后见了就知道了。”
“好好好!奶奶不说了,可别让我跟你爷爷等太久,不然哪天说不定,我们就不在了。”
“奶奶,您跟爷爷都会长命百岁,福寿安康。”
老太太笑着,“借宝宝吉言了。”
对于二老总是这么称呼她,宋熹真没那个勇气,不让他们这么叫。
宋熹担心,会惹他们伤心。
但她还是委婉的跟两位老人提了,要是以后她带男朋友过来,可千万别当面那么叫她,有点儿难为情。
也不知,当时是谁这么有才,给她取了个这样肉麻又甜腻的小名。
爷爷奶奶告诉她,原来竟是她自已。
宋熹八个月就会说话,那时候她只取了大名。
家里人问她想要叫什么小名时,聪慧的她握着粉嫩拳头,自信满满的说:“叫我宝宝。”
因此,她的小名也就这么诞生了。
此时此刻,说多了都是泪。自已取的名字,就算再难听,这辈子都要与之绑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