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严河明白了陈思琦的意思,点点头。
事赶事的,全凑到了一块儿。
当然,也是好事。彼此之间互相刷一刷热度,关注度都过来,成绩会更好。
-
第二天,《情书》的场刊分数出来了:3。3分。
是到目前为止,主竞赛单元里面得分第二高的分数。
荷西电影节的场刊得分——是电影节官方邀请的电影媒体给电影打分之后,综合平均之下得出来的一个分数,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全世界各国媒体对这部电影的喜好程度。
而媒体分数,往往是跟观众趋同的那一个,对靠观众投票选出来得奖结果的荷西电影节来说,这个分数非常有参考意义。
几乎可以说,《情书》肯定是要拿奖了,就看最后拿什么奖了。
《情书》后面几天的放映,几乎一票难求。
可以说,《情书》的场刊分数一出来,各家公司的购买意愿空前高涨。
这个时候,绿谷电影公司的施密特·劳利忽然找过来,表示愿意以600万美元的价格拿下《情书》的北美发行权。
对于一部制作成本都不超过600万美元的电影来说,这个数字属实很有诚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与此同时,好几家美国电影公司都过来竞价了。
包括之前陆严河合作过的D19,也表示愿意出价500万美元来做《情书》在北美的发行。
根据万青青和宋姜那边得到的消息,大家虽然不太认为《情书》在北美能够获得很好的票房成绩,没法从院线票房把这笔发行费赚回来,但是,《情书》在家庭娱乐收入和流媒体版权收入上,会有非常好的表现。
D19也表示,如果陆严河愿意把《情书》的北美发行权给他们,那他们会同时再拿出七位数的公关经费,去为《情书》进行颁奖季的公关的。
《情书》在北美院线的票房,正常表现估计也就是两百万到三百万左右——这是一部国际四大电影节出身的非英语大火之作的票房平均表现。
陆严河他们自己也知道,指望《情书》在美国创下票房奇迹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如果《情书》在北美的颁奖季有好的表现的话,那票房就可以受到反哺。
“媒体确实都很喜欢《情书》,不过影评人们这一次的反应却没有媒体这边的好。”徐天明说,“没有影评人们的支持,《情书》如果真的去冲击颁奖季,未必能有好的表现。之前严河在《荣耀之路》的表现能够在北美颁奖季有一些提名的收获,就是因为影评人给力,让严河获得了一部分人的关注。”
陈梓妍也点头,“而且,《情书》本身的主题和文化背景,放在亚洲地区可能还能引起群体的情绪共鸣,在美国……我也不看好。”
万青青说:“在北美,《情书》这一类电影,一向是小众电影,影评人的反应不是特别热衷的话,确实很难引发特别大的关注。在美国,媒体的好评率带给电影的转化实际上是没有影评人这个群体高的。”
之所以《情书》在影评人这个群体的反应没有那么高,就如陆严河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一样,它不够有深度。它在情绪上做到了极致,但未必是影评人喜欢的那种风格。用有的影评人的话来说,它虽然好看,但是太讨好观众了。
陆严河也想着昨天朱莉安娜的反应——她竟然认为《情书》是一部讲纯爱的电影。
确实还是存在理解上的隔阂。
他们选择《情书》这部电影的北美发行商,当然不是简单粗暴的“价高者得”。毕竟,这又不是买断。《情书》这部电影在北美最后能够给灵河带来多少收益,还要看这家发行公司的发行能力,以及对《情书》的发行策略。
如果他们最后认为《情书》在北美颁奖季无法获得比较好的成绩,那D19提出的“北美颁奖季”策略,就不足以成为打动他们的筹码。
-
刘毕戈和李治百、纪缈三个人准备出发前往首映礼的时候,龙岩影业的黄仲景和黄太闻枝贸也在他们身边。
闻枝贸笑着打趣刘毕戈:“如果这一次咱们《假死都不行》再抱一座大奖回去,我们给你开一个盛大的庆功会。”
刘毕戈笑了笑,点头。
李治百闻言,说:“黄太,你别光顾着给刘导开庆功会啊,你也给我开个,下次你再找我拍电影,我给你打个95折!”
他这是在故意耍混呢。
他很清楚,刘毕戈心里面其实已经有点抵触龙岩影业对他创作上的干预了。
开玩笑,刘毕戈要是再能拿座大奖,那还能让他们这么拿捏?
闻枝贸嗔怒地瞪了李治百一眼,“我什么时候亏待过你了。”
“那你还总是让我去演那个青春爱情片,我这一年来就没有见过比那个更狗血的剧情了。”李治百直接吐槽。
闻枝贸无奈地说:“那可是前年销量最高的改编的剧本。”
“那要么是那个就写得狗血,要么是剧本改得烂,反正我不演。”李治百直言不讳,“我要演了,得被人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