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小松和老李,斗得热火朝天。
屋里煤球炉烧着热水,炉子下面狗六,卷成一团儿呼呼大睡,桌子上一壶热茶,惬意啊!
靠!
掏钱掏钱!
今日刘强走背字儿,一直输!
不玩了,睡觉!
说着踹了狗六一脚。
狗六:你输钱踹本狗干什么?汪汪!
见强哥不玩儿了,二牛颠颠儿走了过来,顶上!
刘强来到了院子里,抬头看着夜空呆呆出神!还有二十几天,大明就过年了,洪武四年又会怎么样呢?
这段时间,感触最深的还是老魏。
城中百姓对于知府大人最近施行的种种举措,都赞誉有加。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百姓们的收入增加了,城内商户的收入多了。
而府衙的税收也与日俱增!
让老魏看到这些种种变化所带来的好处。
刘老弟,诚不欺我!
隔壁的兖州知府汪青林,是最先发现东昌府出现种种变化的官员,因为他最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哎!听说了吗,最近东昌府那边儿如何如何?
世面上还出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此刻他手中正拿着的一盒火柴,很神奇的取火物,轻轻一划就会有火苗出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有桌上的纸笔!
拿起笔,非常别扭的在纸上歪歪扭扭的写了几个字,以他一直以毛笔写字的习惯来讲,觉得很不适应,猜不透这小小的一支笔,是如何做到的这一切!
派人去打听一下消息,传回来的却是一条条,让人心惊又匪夷所思的怪事!
心惊的是东昌府取消了宵禁!听说那里的夜晚格外明亮,百姓在大街上来来往往!与白日无异!
匪夷所思的是,城中的许多百姓正在城里城外大兴土木,规模浩大!
治下县乡的砖石木料等物资,源源不断朝东昌运送,外地客商络绎不绝,城外码头繁忙无比!
甚至自己治下离府城不远的一个叫做黑石村的地方!有人正在组织人手大挖特挖,那些黑石炭从水陆两道,齐齐运往东昌府!
根据打听听到的消息得知,这种黑石炭可以加工成一种叫做蜂窝煤的东西,用来取暖,烧水,做饭,火力旺盛,持久耐烧,非常好用,很受东昌府百姓追捧!
汪知府得知后气的大骂!这个魏老匹夫竟敢偷他的东西!
立马派人前去查封抓人,结果人家拿出地契,还说这是自己的土地,自己想干什么你们管不着,甚至收税都不可能,因为朝廷根本就没有石炭买卖,需要交税的律法!
汪青林叫来了户房严户书,质问是什么人买的?
老严回道,地契是以正常买卖流程办理的!买地的人是东昌府府衙,府堂主官廖忠!
汪知府问,当时为何不上报?
府堂池掉茂帮着老严解围!把汪知府请到一边,把当初廖忠的那个理由又说了一遍,最后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说咱们被那廖忠,还有东昌知府给骗了!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后悔也是没用,因为拿他们没办法啊!
这个魏江海!到底在搞什么东西?
汪大人回到书房,噼里啪啦砸了个痛快!
但心里还是郁结难舒!给老朱告状都没理由,廖忠当初的小手段用或不用,对于买那块地来说,都没有什么违反律法的行为,无非就是你汪知府,愿不愿意卖给东昌府罢了!
不过汪青林还是打算恶心一下魏江海这个无耻小偷!
他给朱元璋写了奏折,把自己派人打听到,所有关于东昌府事情写在了奏折里!并讲明石炭的重要作用,让朝廷增加对石炭税收的律法,派人加急送往京城。
几日之后南京城,皇宫御书房,朱元璋正在批阅奏折,旁边的太子朱标捂着嘴巴打了个哈欠,又伸了伸懒腰对朱元璋说父皇时辰不早了,要不就早点儿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