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这门学科,复杂归复杂,却也趣味十足。
首先得有一手过硬的写作本领,能把脑海里天马行空的想法,精准无误地落在纸上,再转化成引人入胜的影视剧本。
许雾恰好对文字情有独钟,打小作文就写得好,所以学起来不但不费劲,还挺带劲。
但她心里明白,修双学位意味着要比旁人多数倍的汗水。
时间、精力得大把大把往里投,学费也是双倍付出。
好在之前借时琛的钱还剩着,暂时不用为钱发愁,剩下的,就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吧。
自打迈进学校第一天起,许雾就没忘记自已为什么选择这一行——赚钱还债。
为了积累实战经验、拓展人脉圈子,她像个不知疲倦的小陀螺。
但凡学校有话剧排练、短片拍摄,不管角色大小,她都第一个冲上去报名。
从没台词的群众演员,一步步成长为有几句台词的小配角,每次表演结束,她都拉着老师、同学,虚心请教哪儿演得好、哪儿不对劲,仔仔细细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打磨演技,熟悉镜头前的表演门道,摸清剧组的运作流程。
当然,提升外在形象与内在素养也刻不容缓。
外形上,她对着时尚杂志、美妆视频,一点点摸索适合自已的穿搭风格,苦练化妆技巧,还每天雷打不动早起跑步健身,保持苗条身材。
知识储备上,除了吃透表演专业知识,还广泛涉猎历史、心理、文学等多个领域,力求拓宽视野,让自已塑造的角色更加丰满立体。
大一大二那两年,许雾扎根在校内,把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校园里的各种实践与学习中,默默积蓄力量,等待厚积薄发的那一天。
……
大三开学后~
许雾却按照计划转战校外,开启了新的征程。
影视公司门口的公告栏、剧组在网上发布的公开选角信息,还有各类线下选角活动现场,都成了她频繁出没的地方。
课余时间和假期,只要一有机会,她就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去争取那些小角色甚至群众演员的机会,只为深入了解这个行业背后的门道。
说起那一百万欠款,其中有一半竟是她前期写小说挣来的。
刚入学那两年,许雾一门心思扑在学业上,没打算出去打工。
可看着银行卡里当初借的一百万像沙漏里的沙子,一点点变少,她心里就像被猫爪子挠着,不是滋味。
好在编剧专业的学习让她积累丰富了创作经验。
这个契机源于同宿舍有两个舍友是小说迷,她们成天抱着手机看个不停。
许雾好奇之下跟着了解一番,她发现那些小说的文笔实在普通,心底顿时涌起一股自信:我也能行!
于是,为了赚点稿费补贴开销,在大一下学期开始,她就悄悄披上创作的“小马甲”,开启了写作之路。
没想到,小说一经连载,热度不断,每天都有几万人在线阅读,后来更是直接上榜。
看着账户里的余额每日都在增加,许雾创作的劲头愈发高涨。
学业负担本来就繁重,她只能每晚挤出休息时间来写小说。
宿舍的小台灯下,每天都能看到她手指在键盘上飞舞,通常都是奋战至深夜。
那一刻,她真切体会到多读书带来的红利。
不过,到了大三,写作渐渐减少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