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朗帐内,戏志才此时正和袁朗讲着关于张角的事情。
“主公,那张角可确实是个好人啊!”
戏志才跪坐到袁朗对面,一边从案牍上拿起竹简,嘴里却是丝毫不耽误的和袁朗说道。
“嗯?先生认识张角?”
袁朗面色一愣,然后有些惊讶的看着戏志才问道。
“嗯,我确实认得张角。”
戏志才点了点头,然后将手中竹简缓缓展开,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先生是怎么认得张角呢?”
袁朗点了点头,看着戏志才追问了起来。
“说起来那还是前些年我逃亡的时候,在新蔡县内,我第一次见到了张角,那时候他还只是号称大贤良师。”
“因为闯入了其他乞丐的领地,我被那些乞丐打得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死去,却是被几个汉子给捡回了破庙中,靠着一碗野菜糊糊,我也侥幸的活了下来。”
“后来,我便跟着那几个汉子来回在附近村镇来回奔波,给他们分发治病的符水,还有粮食。”
“对了,我也是在那时候认识龚都的。”
戏志才将竹简放回案牍上,然后再次拿起了一卷竹简,一脸笑意的看着袁朗说道。
“原来先生和龚都也是旧识啊,我说那龚都怎么莫名其妙的就投降了,原来如此啊。”
袁朗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也是弄清楚了龚都投靠的真相。
“没错,那龚都就是那时候加入张角的太平道教的,仔细说来,我还算是他的入教接引人呢。”
戏志才笑着打趣了一句,然后便继续说了起来。
“刚开始我是不知道那领头的道人就是张角的,也是后来偷看到张角给其他人传诵道义时,听人喊他‘张师’才明白过来的。”
“张角确实是个好人,给穷苦百姓过看病,赠粮,虽然有拉拢人心的意图,可却是实实在在的做了许多好事。”
“那汝南郡城黄巾的头领黄邵,也只是一个山贼出身的莽汉罢了,他做出的恶行,可是不该让张角替他背负啊。”
戏志才将竹简看完,嘴里的话也是刚好说完了,缓缓站起身,然后便对着袁朗躬身行了一礼。
“呃,先生这是何意?”
看到戏志才行礼,袁朗不由得眼中一惊,然后直接站了起来。
“主公不必闪躲,戏某此来是有一件事情想要请求将军的。”
戏志才直起身子,然后笑着对袁朗开口说道。
“先生有事只管开口便是,不必行如此大礼。”
袁朗急忙摆了摆手,对着戏志才说道。
“主公,戏某在汝南郡城内有两个好友,我想恳请主公,若是攻城之后,请主公收留我那好友一家人。”
戏志才眼中闪过一丝歉意,然后对着袁朗请求道。
“没问题,只要你那好友不嫌弃我这里庙小,我自然是愿意接受他们的。”
听戏志才说完,袁朗不由得长出一口气,眼中反而升起了一丝喜悦之色。
开玩笑,这戏志才的朋友,那能是一般人么?
在这乱世之中,人才的重要性袁朗是非常清楚的。
求都求不来的事情,却是没想到这戏志才就直接给他送过来了,这要是不接着,那袁朗也就真得是不知好歹了。
“对了,戏先生,还不知道你那两位好友叫什么呢?”
眼中带着期望,袁朗看着戏志才问了一句,心中也是开始快速搜索了起来位于汝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