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骑砍三国风云开局攻略 > 第82章 萧逸拜师(第1页)

第82章 萧逸拜师(第1页)

数日后,萧逸等人带着厚礼和精心准备的拜帖来到蔡邕城郊别苑。萧逸上前叩门,不一会儿,门童开门,萧逸恭敬地说道:“劳烦通传一声,萧逸求见蔡邕大人。”门童进去通报后,不久便出来引众人入内。

在庭院中,众人见到了蔡邕。萧逸上前躬身行礼:“晚辈萧逸,见过蔡邕大人。久仰大人学识渊博,今日特来拜会,还望大人恕冒昧之罪。”

蔡邕打量了一下萧逸,微微点头:“你便是萧逸?听闻你在平定黄巾之乱中立下大功,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萧逸再次行礼,诚恳地说道:“大人,晚辈虽在战场上略有小成,但深知自身文化浅薄。大人乃当世大儒,晚辈仰慕已久,特来恳请大人收晚辈为徒,望大人不吝赐教。”

蔡邕微微一笑:“你既有此心,为何想拜我为师?”

萧逸看向蔡邕:“大人,如今天下大乱,幽州百姓受苦。晚辈欲治理幽州,却深感人才匮乏。若能得大人教诲,不仅晚辈自身能增长学识,亦能吸引更多贤才前往幽州,为百姓谋福。”

蔡邕听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倒是有几分志向。只是拜师并非小事,我需考量一番。”

刘伯温在旁拱手道:“蔡大人,萧将军一心为民,且对大人之敬重发自肺腑。如今幽州局势复杂,若有大人相助,必能使幽州重归安宁,还望大人成全。”

蔡邕沉思片刻,看着萧逸坚定的眼神,点头道:“既如此,我便收你为徒。望你日后不忘初心,为百姓多做善事。”

萧逸大喜,跪地行拜师之礼:“多谢师父,弟子定不辜负师父期望。”

萧逸行完拜师之礼后,蔡邕微笑着对众人说道:“今日你等前来,想必也有诸多准备。既已决定收你为徒,为师明日便摆拜师宴,也算是正式接纳你入门。”

萧逸赶忙再次行礼:“多谢师父,弟子惶恐,能得师父如此厚爱,实乃弟子之荣幸。”

蔡邕摆了摆手:“无需多礼。这拜师宴可不只是个形式,正巧马融、郑玄、崔寔这几位文学大家如今都在洛阳,明日我会邀请他们前来。他们皆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人,在文坛有着极高的地位。”

萧逸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师父,这几位大人的大名,弟子如雷贯耳。若能得见,实乃幸事。”

蔡邕点头道:“为师为你介绍,你当好好把握机会。与他们结识,对你日后在幽州发展大有裨益。马融大人博通经籍,门下弟子众多,其学问之精深,令人赞叹;郑玄大人遍注儒家经典,融合古今文经学,自成一家,是当今经学之集大成者;崔寔大人虽以政论见长,但在文学、农业等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诣,其着作《四民月令》对百姓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刘伯温在旁微笑道:“蔡大人用心良苦,此乃萧将军之机遇。若能得这几位大人指点,日后招揽贤才、治理幽州便更有把握。”

关羽和张飞虽对这些文人之事不太熟悉,但也能感觉到此事的重要性,在一旁微微点头。

吴用则满脸笑意:“将军,此次定要给几位大人留下好印象。”

萧逸神色恭敬:“弟子明白,定会珍惜此机会,向几位大人虚心请教。”

蔡邕看着萧逸,满意地点头:“嗯,你有此态度便好。明日宴上,切莫拘谨,但也不可失了礼数。他们几位虽皆是大家,但为人随和,喜爱有才学、有抱负之人。你可将你对幽州治理之想法与他们分享,听听他们的建议。”

萧逸应道:“弟子谨遵师父教诲。不知师父可有什么需要弟子准备的?”

蔡邕思索片刻:“你无需特意准备什么,只需带着一颗求学之心即可。这几位大人并不看重繁文缛节,更在意人的品德与志向。”

第二日,晨曦初照,微风轻拂,拜师宴在蔡邕别苑盛大举行。别苑周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仿若世外桃源。园内张灯结彩,五彩的绸缎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欢快地舞蹈。一盏盏精美的灯笼高挂,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映照在典雅大方的建筑上,为整个别苑蒙上了一层喜庆而又温馨的氛围。

萧逸等人早早来到别苑,穿梭于庭院之间,有条不紊地帮忙准备。他们的身影在花丛和楼阁间穿梭,如同灵动的音符在这华丽的乐章中跳跃。不一会儿,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和车辇声,马融、郑玄、崔寔等诸位大人陆续到来。

蔡邕带着萧逸,满面春风地快步向前迎接。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他们庄重而又欣喜的身影。“马融兄、郑玄兄、崔寔兄,今日劳烦各位前来,实乃萧逸拜师之幸。”

马融下了马车,爽朗地笑道:“蔡邕老弟相邀,又听闻是收徒之喜,我等怎能不来。这位便是萧逸?”

萧逸赶忙上前,恭敬地行礼,身姿挺拔如松:“晚辈萧逸,见过马融大人、郑玄大人、崔寔大人。久仰各位大人之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郑玄微微点头,仔细打量了一下萧逸,目光深邃而又犀利:“听闻你在战场上颇有功绩,如今又拜蔡邕为师,想必是有一番抱负。”

萧逸恭敬地回答,声音清晰而坚定:“大人,晚辈目睹天下大乱,百姓受苦,愿以所学,治理幽州,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但晚辈深知自身才学不足,故拜蔡邕大人为师,还望各位大人多多指点。”

崔寔微笑着,他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般温暖:“年轻人有此志向,实属难得。幽州之地,虽偏远却也重要,治理起来不易,你有何想法?”

萧逸见问,深吸一口气,开始阐述自己对幽州发展的一些初步计划。他的声音在别苑中回响,条理清晰:“晚辈以为,首先要稳定民心。如今战乱频繁,百姓惶恐不安,当以仁政安抚。其次,发展经济是重中之重。幽州土地广袤,可鼓励农耕,同时,其矿产资源丰富,可合理开采。再者,加强军事防御,以保一方安宁。最后,招揽人才,广纳贤能之士,共同为幽州发展出谋划策。”几位大人听后,时而点头,时而沉思。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在他们身上,仿佛为这严肃的讨论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马融抚须,须髯在阳光下泛着银光,他缓缓说道:“你之想法有可取之处,但实施起来需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发展经济,幽州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可充分利用。其北部边境与外族接壤,贸易往来可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但也要注意边境的稳定。”

郑玄也说道:“在招揽人才方面,不仅要靠蔡邕之名,自身亦要有容人之量和用人之能。人才各有其脾气秉性,需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方能让他们各尽其能。”

萧逸认真聆听,不时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多谢各位大人指点,晚辈受益匪浅。”

喜欢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