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骑马与砍杀风云三国txt最全修改 > 第84章 蔡府求学(第1页)

第84章 蔡府求学(第1页)

来到书房,萧逸见到蔡邕,躬身行礼:“师父,弟子来迟。”蔡邕放下手中书卷,笑着起身:“不迟,你有此求学之心,为师甚慰。昨日拜师宴上,你的言论已在城中引起轰动,为师也听闻了不少赞誉之词。”

萧逸谦逊地说道:“师父,弟子只是将心中所想说出,还望师父今日能开始教导弟子,让弟子能真正明悟学问之道。”

蔡邕点头,指着一旁的座位:“来,坐下。今日为师先与你讲讲为学之根基。学问之道,浩如烟海,不可一蹴而就。你昨日所言之‘为往圣继绝学’,可知这往圣之学,从何而来?”

萧逸沉思片刻,回答道:“弟子以为,往圣之学,源于对天地自然之观察,对人伦道德之思考,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经岁月沉淀流传至今。”

蔡邕微笑道:“不错。这学问的传承,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重任。你既欲治理幽州,当以学问为基石,了解百姓之所需,制定适宜之策略。就如治水,需知水性,方能疏导有方。”

萧逸认真聆听,不时点头:“师父,弟子明白。那在这乱世之中,如何将学问更好地运用到治理之中呢?”

蔡邕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卷书:“这便是关键所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你需熟知过往之兴衰成败,从中汲取经验。比如,古时管仲相齐,他深知经济之重要,通过发展盐铁之利,使齐国富强。你治理幽州,也需找到适合当地的发展之路,这便需要学问的指引。”

此时,关羽在一旁轻声对张飞说:“大哥能得蔡邕大人如此教导,真是幸运。这学问之事,虽深奥,但对大哥日后定有大用。”张飞挠挠头:“俺不懂这些,但看大哥听得认真,想来是极为重要的。”

吴用则在一旁若有所思,他深知这些知识对于萧逸在幽州发展的战略意义,日后无论是招揽人才还是制定政策,都离不开这些思想的指导。

蔡邕又看向萧逸:“你昨日提到‘为生民立命’,这是你治理幽州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但你可知,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从多方面入手。不仅要让百姓衣食无忧,还要让他们有道德之约束,文化之滋养。这就需要你在发展经济、军事的同时,注重文化教育。”

萧逸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师父,弟子明白了。文化教育如春风化雨,能让百姓从内心变得富足,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蔡邕欣慰地笑道:“正是如此。学问之事,需你日积月累,用心钻研。今日便先讲到此处,你回去后可仔细思考,有疑问再来问为师。”

萧逸起身行礼:“多谢师父教诲,弟子定当用心领会。”

萧逸起身准备告辞,就在这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只见一个身着粉色衣衫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进了书房,正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她扎着两个可爱的发髻,一双大眼睛灵动有神,宛如瓷娃娃一般。

蔡邕笑着对蔡文姬招手:“文姬,快见过你萧逸师兄!”

蔡文姬眨眨大眼睛,歪着头看着萧逸,然后奶声奶气地说道:“见过师兄,师兄陪我玩!”说着,她跑到萧逸身边,拉着萧逸的衣角晃了晃。

萧逸看着眼前可爱的小女孩,心中满是欢喜,蹲下身子,笑着对蔡文姬说:“小师妹,师兄现在还有事,不能陪你玩呢。”

蔡文姬小嘴一撇,有些委屈地说:“师兄不喜欢文姬吗?为什么不陪我玩?”

萧逸赶忙摸摸她的头:“师兄怎么会不喜欢小师妹呢?只是师兄要回去学习很多东西,这样才能做更多的事。等师兄有空了,再来陪你玩,好不好?”

蔡文姬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师兄可不许骗我哦。师兄要学什么呀?比爹爹教我的还多吗?”

萧逸站起身来,笑着回答:“师兄要学的是如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可比你学的东西难多了呢。”

蔡文姬一脸骄傲地说:“我也很厉害的,爹爹教我的我都会呢!我会背好多诗,还会弹琴。”

蔡邕在一旁笑着说:“文姬聪慧过人,的确是学了不少东西。萧逸啊,文姬从小就对学问有浓厚的兴趣,你日后若有闲暇,也可与她多聊聊。”

萧逸点头:“师父,文姬师妹如此可爱又好学,日后定有非凡成就。师兄期待你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才女呢。”

蔡文姬嘻嘻笑着:“那当然,我以后要比爹爹还厉害!”

众人都被她的童真逗笑了。萧逸再次向蔡邕行礼:“师父,那弟子就先告辞了。”又对蔡文姬说道:“小师妹,师兄下次来,一定听你弹琴。”

蔡文姬高兴地拍手:“好呀好呀,师兄再见!”

萧逸带着关羽、张飞和吴用离开了蔡邕府上,一路上,众人还在谈论着可爱的蔡文姬。张飞笑着说:“那小丫头真有趣,还让主公陪她玩呢。”吴用也笑道:“蔡文姬才情出众,日后必成大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在之后的日子里,萧逸每日都会早早来到蔡府求学。每次踏入那充满书香的庭院,他都感觉像是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求知之旅。

清晨的阳光洒在书房的窗前,萧逸恭敬地坐在蔡邕对面,认真聆听师父的教诲。蔡邕从经史子集讲到治国方略,从天文地理谈到人伦道德,每一个知识点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萧逸小心翼翼地收入囊中。

“萧逸,你看这《论语》中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乃治国之大道。你治理幽州,当以仁德为先,方能凝聚民心。”蔡邕指着书卷,神色庄重地说道。

萧逸微微点头,目光专注:“师父,弟子明白。仁德就如同阳光,能驱散百姓心中的阴霾,使他们对官府信服。只是在这乱世之中,施行仁德之政,亦需有强力的手段保障,不知师父以为如何?”

蔡邕微笑点头:“你能有此思考,甚好。德政与武力,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但武力只是保障,德政才是根本。”

喜欢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