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改变人生的遭遇 > 第9章 家庭在矛盾繁杂与和谐幸福中抉择(第4页)

第9章 家庭在矛盾繁杂与和谐幸福中抉择(第4页)

86、夫妻分床,地久天长

结婚以后,屋子里就一张大床,每天晚上夫妻都在这张床上睡,这是中国人的普遍做法。

可是也有人说,两口子在同一张床上睡觉有很多害处。人家外国人,两口子都不住在一个房间,晚上临睡的时候还互相道声“晚安”。性生活归性生活,而睡眠则归睡眠,独自睡觉才是最好的。这样做是非常讲究卫生的。也有人对此持相异的看法,认为两口子哪有不在一块睡的道理?中国人多少年多少代都这样,怎么啦,不是没死吗?也有文章认为夫妻同床睡对双方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面对这两个人说的话听起来都有道理的,但丈夫的身体本来就很弱,从事脑力劳动,一天到晚很累,而妻子也不轻松,这样长年的厮守在一起,会不由自主地过性生活,失去新鲜感而带来疲惫感,甚至相互传染上疾病。这种担心有道理吗?夫妻之间到底是同床睡好,还是分床睡好呢。

一句话,叫做“夫妻分床,地久天长。”意思是说夫妻分开睡觉有益于双方健康,可以延年益寿,不过这种主张在我国很难推广,因为按照我国的传统习惯,有“夫妻同睡一张床能白头偕老”之说,但从医学和心理的角度来看,夫妻分床而睡足有很多好处的;

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新婚时夫妻同床共枕是自然的,但生儿育女之后同床共枕就不一定需要了。夫妻双方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天。睡觉前是身心最疲乏的时候,你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但是两个人睡在—起会互相挤撞、肢体互相压迫,一个人稍一翻身活动,务必影响对方,如果再加上鼾声,磨牙或咳嗽,说梦话,那么干扰就更大了。分床之后则不然,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便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第二天能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

能避免过频的性生活。夫妻间正常的性生活既能增进夫妻间的情感,又能使双方心身愉快,但是,夫妻同床,妻子不介意的一个吻或温柔抚摸的动作,往往会激起丈夫的情欲,这样常常会导致性生活的频繁。

传统中医学认为:房劳伤肾,肾藏精骨。如房事过度,可使肾精亏损,出现头晕目眩、精神疲惫、腰膝酸损、四肢无力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精液中含有微重元素锌,锌在人体内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前列腺素还参与调节人体生理机能,若同房次数过频、精液丧失过多,会影响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正常的生理代谢。夫妻分床之后,可减少性的刺激,避免性生活过频。

促使夫妻情意长驻。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长期亲密相处可能会导致否定的评价。夫妻之间有一定距离才有新鲜感,但是夜夜擦肩磨颈,时间长了婚姻生活就显得枯燥乏味。由于消除了距离感,使关切的举动变成习惯,因而失去了吸引力。分床之后,夫妻双方虽然仍在一个屋檐下,但无形中觉得有了“她那儿”、“我这儿”的概念,心理有了相对的空间,这对人的心理情绪是一种良好的“调节剂”。当双方相互需要时,自然就会迸发出激情,甚至有久别重逢之感。这样,就能加强夫妻间的情感和性欲的引力,使爱意永远保持在纯正、新鲜、浓烈的水平上,夫妻恩爱、情意长驻。

有利于妻子的“四期保健”。医学上将妇女的月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统称为“四期”。妇女在“四期”阶段与平时相比,生理上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需要得到有效的卫生保健。但是夫妻同床而睡,不利于妻子“四期”保健。例如月经期过性生活易引起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症和月经不调;怀孕产期过性生活易出现流产,晚期过性生活可引起早产,甚至导致宫内出血、感染以及败血症和中毒性休克;处于哺乳期的妇女白天由于忙于哺育婴儿和操持家务,体力上往往很疲劳,夜晚需要更多的休息,而夫妻同床干扰年轻母亲的休息和睡眠。如果夫妻分床就寝,则能避免干扰,有利于妇女的“四期”保健,这对妻子的健康是很重要的。

有利于对传染病实行隔离。由于缺少医学知识,加上夫妻间感情上的因素,如一方患有细菌性痢疾、病毒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或患有肺结核、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或患有疥疮、癣等皮肤传染病,通过同床共枕会传染给对方。另外,倘若妻子患有滴虫性或霉菌性阴道炎,在性生活中容易将疾病传给丈夫。夫妻分床,可以对传染病实行隔离,避免夫妻之间的交叉感染。

夫妻分床就寝的好处很多,值得提倡。一般家庭可用两张单人床代替双人床。也可用一张布幔隔成男女角,住房条件宽裕的家庭可以各居一室。不过,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年夫妻不应提倡分床睡,这是因为老年人子女已长大成人,退休在家。脱离了单位的同事,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老年夫妻同床共枕可以互倾衷肠、互相慰藉、有利于健康长寿;另外,进入老年的夫妻一方或双方如患有疾病、特别是许多危及生命的急症如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多发生在夜间睡眠中,加之老人感觉比较迟钝,反应能力差,需要相互进行健康监护,以免耽误病情、失去抢救时机。

87、家和万事兴

家,是人生的安乐窝;家,是人生的避风港。一个家庭想要“家和万事兴”,家庭里的成员必须要能相互了解、相互体谅、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忍让,能让家庭和睦;忍让,使全家相安无事。虽然学会忍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我们还是要忍让,因为忍让能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宽容,是家庭和谐幸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比如,在家里谁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你不妨想到,他可能为别的事心里不痛快,或许他对什么事误会了,或许他天生的直筒子脾气,沾火就暴,过后他会想到自己的不对的,或许是因为他年纪小、想事情不周全,等等。这样就理解了,宽恕了,容忍了,也就不会放到心里去。这才是真正的忍,忍了之后,自己的心里也是坦然的,宽阔的,清爽的,平静的。

有一老翁,有子媳各三,但一家相处融洽,终年不见狼烟。一日闲聊时,老翁谈起与媳妇的相处之道。他举例说,一次大媳妇煮点心,先盛一碗给他,并半征询半内疚道:“刚才我好像放多了盐,不知您会不会觉得咸了点?”阿翁吃了一口,即答:“不会!不会!恰到好处呢!”此后的一次,三媳妇煮点心时也给他送去一碗,说:“我一向吃得较为清淡,不知您口感如何?”阿翁喝了一口汤,忙答:“很好很好,正合我的口味。”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忍让是通向幸福的钥匙。家庭中的矛盾、分歧很少有原则性的分歧。这时能以“忍”字为先,装些糊涂,表示谦让,矛盾也就烟消云散了。不然的话,就会激化矛盾。其实,是咸是淡,好吃难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与人相处时那种和乐的气氛。

试想,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因磕磕碰碰、丁丁点点的小事,不知忍让,不去克制,便针扎火暴地发脾气,耍野性,这个家庭还有什么和谐幸福可言呢?

婆媳关系是家庭中最难处理的关系,婆媳矛盾则是一个令清官也为之发愁的难题。在婆媳矛盾的背后,隐伏着母子之爱和夫妻之爱的竞争,这种竞争往往是无意识的竞争,事实上却是婆媳矛盾激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父母为了把子女抚育成人,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倾注了大量的爱。一般说来,到成家之前,儿子总是把母亲视为自己最亲的亲人。但是,一旦儿子结了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开始感受到夫妻之爱,这时,母子之爱便自然而然地降至次要的地位,儿子新家庭的利益不可避免地放到了他原来家庭的利益之前;而且,儿子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首先关心他的总是媳妇,而儿子也总是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更多地、更主动地向媳妇倾吐,把媳妇视为“第一参谋”。这时,做母亲的便会感到感情上受到了冷落,加上儿子成家以后同自己的接触较以前大为减少,做母亲的如果不体谅,便会埋怨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而把一肚子的怨气一股脑儿全倾泻在媳妇身上。因此,做母亲的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度,看到儿子和媳妇相亲相爱,齐心持家,应该为之感到高兴,切不可妄生被冷落之感和疑忌之心。

徐太太再一次和婆婆发生冲突以后,跑到表妹严女士家诉苦。当时,严女士正好有篇稿子要写,无暇陪她。徐太太就和严女士的婆婆闲聊起来。

徐太太无奈地说,她婆婆不讲卫生,做菜无味,整天唠叨,让人生厌。严女士的婆婆打断了她的话:“你该向这个‘糊涂’妹妹学学,她不嫌我这个乡下老太婆,我在这里一住就是5年。我炒的菜明明盐放多了,可她还说好吃!前天刚给我100元零花钱,今天早上又问我还有没有零钱用。”

严女士的婆婆一边说,一边呵呵笑起来……

午饭后,严女士打开洗衣机准备洗衣裳,却找不到早晨刚刚换下的衣服。“妈,看见我的衣裳了吗?”

严女士的婆婆却一拍脑门,笑着说:“瞧我这老糊涂,刚才一不留神把你的衣服给洗了。”

徐太太看着表妹婆媳之间融洽的样子,愣了一下神,好像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当晚,徐太太深情地告诉严女士:“以前我总羡慕你有好婆婆,现在终于明白了,你们之间的糊涂可真难得啊!不计较小是小非,什么事都好办了!我以后真得好好向你学习。”

此后,徐太太也当起了“糊涂”媳妇。令人欣慰的是,不久以后,她婆婆也被“传染”了,也跟她一起“糊涂”起来。以后,她们家再也看不见“硝烟”了。

自古以来婆媳相处一直就是家庭中的一大敏感问题,相处得来一切OK,要是相处得不好,婆媳过招100回的戏码就会常在家中上演。不过,尽管婆媳矛盾是一个古今中外令许多家庭头痛的难题,但只要当事者本着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关心、互相宽容忍让的态度,加上家庭其他成员齐心协力促使其向良性的方面转化,婆婆与媳妇之间一定会产生出真诚的爱,一定能够和睦相处。

88、是真情,还是假意

有人认为爱情的本质是浪漫,其实浪漫只是爱情海洋中的一朵浪花,怜惜才是支撑爱情大厦的基石。尤其对于婚后的夫妻来说,没有彼此的相互怜惜,就不可能做到患难与共、风雨同舟。

爱就是它本身,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爱又是平等的,它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在精神中升华,就必然在爱中得到满足。

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是乡里一所中学的民办教师,老婆是地道的农妇。结婚30年,吵了30年,争争吵吵中生了五个孩子。10多年前,老婆听不少人讲她男人可能与学校的一个女教师有男女关系,于是就哭着躺在学校的操场上从上午到半夜……

一年前,丈夫被查出得了白血病,丈夫拿出两千块钱给老婆掌握用于治病,住进医院不到几天,两千块钱就花完了。再向丈夫要钱治病,可他却说没有钱了,家中就这么点钱。这下子可把一家人激怒了,被激怒的不仅仅是他老婆,还包括他的子女。一家人都确信他的钱是花在他相好的女教师的身上。因为这个家一直是他掌握着经济大权,除了每月工资,还帮人家补课,带家教,本人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老婆也是属于辛辛苦苦挣钱,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女人,炒菜油都舍不得多放……

但任凭家人怎样猜疑、指责乃至出言不逊,他从不辩解,只是说,没有钱就不用治了。这个病是治不好的,拿钱也是打水漂……

男人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一日在弥留之际,他叫身边子女都出去,有话要对他们母亲讲。子女们疑惑地走出门后,他一手抓住老婆的手,要老婆把箱子底下一本书里的一个信封拿出来。拿出后,只见里面是一个两万元的存折和一份遗嘱,上面写着“这两万元是留给XXX(老婆名)的,任何人不得动用。”

他对老婆吃力地嗫嚅道:“你不懂,我这病是治不好的,治到最后是人财两空……这钱是往水里丢……你没有劳保,自己有几个钱心里踏实……”

老婆见此,一下子扑在丈夫身上失声痛哭起来,哭得直捶自己的头,扯自己的头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