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小刘送去文物街找人修补……”
哗!——
祁川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尖啸。
“老秦、周鹏,查文物街所有修复店!”
“老杨,调取案发当日党校监控备份!”
“老齐,我要这壶上所有指纹的交叉比对报告!”
“是!*3”
···
市公安局;
黄昏的余晖,透过档案室气窗斜射进来。
在满地黄表纸上,切割出金色牢笼。
祁川站在光斑中心,突然将《木兰辞》残页按在玻璃窗上。
逆光中,纸纤维的走向清晰可辨。
“看这里!”
祁川指尖点在“鞍”字右勾处,开口分析道:
“正常书写时,钢笔会在收尾处轻微顿笔。”
“但这份笔迹——”
祁川用镊子尖挑起半根纤维,提高了嗓音:“纤维被强行拖拽,说明书写者用不惯的右手,在模仿左撇子笔迹。”
老杨手里的茶缸,“啪嗒”掉在地上。
“你是说……有人伪造老陈的笔迹?”
“不止!”
祁川将残页与考勤表,并排展开。
“所有‘作风问题’批注的墨迹都洇透三层纸。”
“但档案纸是1989年生产的加厚型——”
祁川突然抓起桌角的暖水瓶,滚水浇在空白处,纸页瞬间透出暗红色的厂徽水印。
“有人用老式钢笔加压书写,刻意模仿时间沉淀效果。”
祁川转头看向呆若木鸡的老杨,开口道:“还记得物证科收的那批英雄616吗?去查笔尖磨损数据。”
“哦,好!”
·
文物街“聚宝斋”的卷帘门,哗啦作响时;
已是深夜十一点。
修壶匠老吴正往旅行包里塞现金,突然被一道黑影堵在柜台前。
“去年三月五日,你收了纺织厂刘干事送来的紫砂壶。”
祁川的警官证拍在玻璃柜上,震得茶宠晃了三晃。
“壶底的‘陈’字落款,是你亲手改成花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