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
皇后带着一众妃嫔,去了仙寿宫给太后请安。
太后不喜哄闹,
故而嫔位以下的后妃,只能在仙寿宫的外庭,遥遥向正殿叩拜三记。
唯有一宫主位,才被得了许,能近身与太后说上话。
自先帝驾崩后,太后潜心礼佛清修,皈为佛家在家弟子。
故而她宫中一切装潢皆是素简。
只在正殿供奉了一尊六尺高的镀金身无量寿佛。
佛像头戴五叶发冠,颈挂七宝璎珞,
双手相合,一双佛眼低垂半睁,俯瞰众生,法相庄严。
叫人一入内就心生肃穆,不敢造次。
佛像左下,奉为上首位。
太后端然而坐,丰唇含笑,端的是慈眉善目。
密而乌的头发,只用一对素银簪子绾起,不多饰珠翠华宝。
身穿一袭湖蓝色福寿牡丹桃花纹漳缎袍,衣摆疏落绣着几朵优昙花,利落又不失端肃。
见众人进来,太后脸上笑意愈浓,
“哀家原说不必你们费神来请安,却还是闹了这样大的阵仗。”
皇后浅笑道:
“母后此番在五台山小住半年,臣妾们都很念着您。”
她携后妃周全了礼数,纷纷落座。
久不相见,后妃似有诉不尽的关心要递到太后耳边去。
太后也是惦记着她们,一一问了近况。
到顺妃时,她看了一眼顺妃的腿脚,温声道:
“你这腿一到阴雨天就隐隐作痛。哀家特意着人给你备了些上好的艾绒,你取来熏了病灶,不适症状也可缓解。”
宫人捧着艾绒递给了顺妃身边的婢子,顺妃忙不迭要起身谢恩,
太后按了按手,“你身子不便,礼数尽免了罢。”
顺妃感激不尽,“多谢太后。”
太后记挂着顺妃,也是因为只要她在宫中,顺妃几乎日日都会侍奉在她左右,事无巨细无不尽心。
顺妃也是个聪明的。
她知道自已容貌不出挑,又没有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