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你说的不错。”
“但是你却忽略了一点,我父亲所属的部下,当年可都是开平王的旧部。而开平王,则是太子妃常氏的父亲常遇春。”
“所以,太子从我父亲的部属里抽调精干将领,充实亲军护卫有何不可呢?”
齐泰闻言,一时语塞。
“少在那废话,既然你们父子那么无私,为何现在这支亲卫却不听咱的指挥,反而效忠于你呢?”
朱元璋烦躁的问道。
“不错,你们蓝家这是要造反,大逆不道。”
齐泰梗着脖子看向蓝太平。
这让他想起,历史上朱棣攻破金陵后,齐泰也是这样硬着脖子丝毫不惧的样子。
无奈的摇了摇头,继续说。
“很简单,这些年补充进来的士兵,基本都是开平王旧部的后代、遗孤以及义子和义侄的后代。”
“他们都出自淮西,他们都曾直接或间接受过开平王的恩,他们是来报恩的。”
“现在开平王不在了,他唯一的外孙被这对恶毒母子欺辱,你说他们能答应吗?”
蓝太平厌恶的瞅了一眼吕氏母子。
“他们当然不会答应,他们选择忠于允熥殿下,忠于大明最尊贵的血脉以报答开平王之恩。”
“这就是为何称为——忠勇军。”
“所以,你即使换了全部将领,依然无法掌控这支忠勇军。”
“只要允熥殿下需要,他们随时可以为他去死。”
蓝太平刚一说完,奉天殿内响起整齐的呐喊声,“忠勇,忠勇,忠勇。”
朱允熥瞪大眼睛,看着那整齐划一的呐喊,眼睛逐渐湿润。
一群淮西勋贵也都泪目,毕竟或多或少他们都在开平王常遇春手底下任过职。
常遇春虽为元帅,却从不摆架子。他对敌人狠辣无情,对自已手下却如同兄弟般。
就连颖国公傅友德,也是老泪纵横,常遇春对他有知遇之恩。
可以说没有常遇春,傅友德难有今天的成就。
看着朱允熥那单薄的身体,却坚定的挡在蓝太平身前,恍惚间有常遇春的影子。
再看常升,早已经哭出声来。
“嘿,好一个忠勇。刀都架在咱的脖子上了,还大言不惭的谈忠勇?这不过是你们窥探神器,犯上作乱找的借口罢了。”
朱元璋双目赤红盯着众人,他没想到会翻船在毛头小子手里。
“陛下明鉴,末将并未想造反。只求立嫡次孙朱允熥为太孙,谋逆之事末将是万万不敢。”
蓝太平的话让朱元璋一愣,淮西勋贵闻言则焦急的想制止。
哪有造反造一半的,这不是给人家日后清算你的机会吗?
权力争夺从来不是请客吃饭,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太平,你可不要妇人之仁啊。”
傅友德贴近耳边低声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