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崇祯家事,再返兖州府
崇祯的性格就是这样,喜怒无常,一意孤行。
可惜他当朝这些年,遇到的朝臣,大多数都是昏庸无能之辈。
虽然其中有像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包括投降了的洪承畴,这样能征善战的统帅。
但归根结底,这些人都不是治世能臣。
如果崇祯能够遇上像张居正这样的能臣,或许明末的局势,完全就会不一样。
可惜他最信任的温体仁,周延儒两个首辅,虽说不至于昏庸无能,但也只是善于谋身,拙于谋事之徒。
又比如他信任的杨嗣昌,袁崇焕二人,后世的争议也是较大。
有人说二人是能臣干吏,大明救星。
也有人说二人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大明败亡。
杨嗣昌耗尽大明国力,围剿李自成和张献忠,功亏一篑。
从而使得李自成和张献忠,最终做大做强这是不争的事实。
同样,袁崇焕三年平辽的誓言,因为杀了毛文龙,导致辽东局势糜烂,建奴从此尾大不掉。
这两件事情,虽然不能全怪罪于杨嗣昌和袁崇焕。
但作为国之大臣,崇祯对于二人一开始的信任,那是毋庸置疑的。
如今,崇祯对于满朝的文官集团,已经产生了强烈不信任感。
从他固执相信韩烈,坚定支持韩烈,屯田屯兵政策,就能够看得出来。
呵斥了李建泰,下令陈演拟旨,也坚定表明了他的态度。
傍晚时分,崇祯从乾清宫回到柔仪殿,这是皇后周氏的寝宫。
周皇后见崇祯一脸阴沉地走进来,心中不禁一紧。
她知道崇祯今天在朝堂上肯定是,又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虽然贵为皇后,但她并没有权利询问朝堂之事。
为此她只能笑着迎上去,柔声的说道:“陛下,气大伤身,下朝了就好好放松一下吧。”
崇祯抬头看着周皇后,脸上的凝重表情,也稍稍缓解了一些。
叹了口气的他,一脸苦涩的说道:“朕实在是太累了,朝中事务繁杂,内忧外患,可朝中那些大臣们却每日还要算计来算计去。”
“昨晚驸马上了一份奏折,关于屯兵屯田,加强地方防务,减轻朝政开支的条陈。”
“朕是仔细研究过的,虽然有弊端,但总体还是好的。”
“可李建泰这个混账东西,却是当堂反对,还说他不是户部尚书,朝廷钱财不归他管,真是气煞朕也。”
周皇后听着崇祯的抱怨,心中也感到无奈。
身为崇祯皇帝的枕边人,她深深的体会和感受到了,这些年来崇祯一直在努力,想要改变朝廷目前现状,但却总是受到各方势力的阻挠。
她轻轻握住崇祯的手,说:“陛下,臣妾是个女儿家,不懂得国家大事,但您的勤政,臣妾都明白。”
“臣妾相信,只要您坚持自已的想法去做,我大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崇祯点了点头,反手握着皇后的手:“谢谢皇后的体贴,朕也明白,有些事情急不来。”
“只是有时候,朕真的觉得自已就像一个聋子瞎子,不知道外面的真实情况,等到事情发生了,想要挽回,又似乎一切都晚了。”
周皇后笑了笑,轻轻地依偎在崇祯的怀中,抱着她温柔的说道。
“陛下,一切都会好起来。”
感受到皇后的温柔,崇祯伸手拍了拍周皇后的后背,夫妻二人温存之际。
宫女端来了热茶,周皇后这才起身,接过来递给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