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其杰见二位好友同僚,对韩烈的评价都如此之高,也不由松了口气笑道。
“今后归德府,有长平侯提督军务,咱们几个,倒是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边韩烈刚回到营帐,有飞骑来报。
“启禀侯爷,杨总兵来报,忠义军各营,已经把叛军全部拦截。”
“敌将贺锦投降,我军将士正在回营。”
“告诉杨总兵,本候已经让人准备好酒菜,今晚犒赏三军。”
得知贺锦投降,叛军被全歼,韩烈也是大喜。
睢阳城下一战,全歼三万叛军,足以抵消开封失守职责。
最重要的是守住睢阳城,就等于扼守住了江淮的大门。
今后无论是李自成的叛军,还是建奴鞑子,将会难以逾越黄河,进入山东南下江淮地区。
虽然天色将晚,但杨衍率军回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韩烈遂来到关押的俘虏的营帐。
“任继荣,听说你与你兄长任光荣,都是明军出身,说说看,为何从贼了?”
来到关押任继荣的营房,韩烈示意王平,上前解开对方绳索。
主动给对方倒了一杯水,一脸平静的问道。
任继荣也知道韩烈的武艺,知道眼前这位大明将军,不是他能够对付的。
“南阳地处两军交战中心,自杨嗣昌围剿以来,我南阳军民,无论是官军来了,还是叛军来了。”
“都没有好日子过。”
“官军找我们要钱粮,叛军来了,还是要钱粮,不给就免不了一场战斗。”
“几年下来,南阳府治下各县,上百万百姓,死伤过半,原本富裕的村庄,人口凋敝,土地荒芜。”
“我与兄长身为军官,也是朝不保夕,更何况寻常百姓?”
“尤其是杨嗣昌督师战死之后,朝廷不但不体恤我等疾苦与辛劳,还要追责我等之过。”
“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值得我等卖命吗?”
任继荣是世袭军户,南阳府地处中原地带,也是大明唐王府驻藩之地。
前两年兵部尚书,督师杨嗣昌统率二十万大军,十面张网,围剿李自成和张献忠。
主战场就是在南阳,襄阳,郧阳一线。
杨嗣昌兵败战死后,南阳,襄阳,郧阳成为李自成的老巢。
唐王朱聿键因为被关押在凤阳府,这才躲过一劫,幸免一难。
而朱聿键家族的一众血脉族人,却都死于了叛军之手。
“这几年来,朝堂之上,确实出现了一批佞臣,蒙蔽了陛下。”
韩烈听完任继荣的解释,叹了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