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劝降失败还是成功
由于战事刚结束,加上天色将晚。
韩烈并没有留越其杰,陈潜夫,袁枢这些人吃饭。
而他们在看出韩烈军务繁忙之后,也没有多待。
寒暄一阵后,越其杰起身说道:“长平侯军务繁忙,我们就不多叨唠。”
“改日下官在梁园,召集睢阳官绅士子,庆祝长平侯今日大捷。”
“还请长平侯,到时候能够前来赴宴。”
“越大人相邀,这是本候的荣幸,到时候一定准时到。”
韩烈答应之余,起身把众人送出了营地。
坐上马车,离开大营之后。
“伯应兄,长平侯此人如何?”
越其杰是归德府知府,但他向来敬佩袁枢为人,虽然他的年龄,比袁枢要稍长。
但他为表示敬重之情,私下里他一直尊称袁枢为伯应兄。
伯应是袁枢的表字。
袁枢相貌俊伟,以才略著称于世。从小跟随父亲袁可立,为官边地的他,精通骑射,有治军之才。
早年崇祯八年,他在睢阳丁忧,为父亲守孝期间。
曾有一支李自成帐下的流民叛军,来到睢阳城下。
卫所人马一触即溃。
睢阳危在旦夕之际,袁枢散尽家产,招募两千乡勇,坚守城池七天七夜,最终击溃叛军。
从而保住睢阳不失,事后他升任大梁兵备道。
袁枢刚才韩烈的中军大帐,一直在观察韩烈的言行举止。
越其杰和陈潜夫多有与韩烈交谈,唯有他少有言语。
倒不是他不善言语,恰恰相反的是,袁枢为人机敏,善于雄辩。
只是受到父亲袁可立的影响,他更喜欢做实事,除非有人反对他做事的主张,他才会去与人据理力争。
“此人目光如炬,慷慨激昂,人品贵重,是个难得君子。”
“最重要的是,此人文武兼备,精通兵法韬略,是个难得将才。”
“他能够获得陛下的信任和重用,这是他的幸事,也是朝廷的幸事。”
袁枢脑海之中,回想起韩烈给自已的印象,由衷的给出了自已的评价。
“伯应慧眼如炬,所言确实不虚。”陈潜夫点点头。
“长平侯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待人接物,谈吐得当,颇有君子之风。”
“既没有少年得知的猖狂,也没有武夫的粗鄙,此人未来可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