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把“剃刀”的科学家,如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等,都在“削”去理论或客观事
实上的累赘之后,“剃”出了精炼得无法再精炼的科学结论。
我们来看看“奥卡姆剃刀”对于发明创造的作用,以体会这种删繁就简的思维
方法的重大意义。
自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后,蒸汽机车便应运而生。但最早的火车车轮上套有齿
圈,通过与钢轨上的齿条啮合向前运动。机车司炉工史蒂文森望着复杂的车轮想:
将齿圈和齿条去掉将会怎样呢?当时,许多专家认为车轮必须有齿,没有齿火车就
会打滑或者脱轨。史蒂文森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试验,他将车轮上的齿圈去掉后,
发现火车不仅不打滑、不脱轨,反而在铁道上能风驰电掣般的飞奔疾驶,速度一下
提高了5倍以上。从此,火车摆脱了齿圈车轮的束缚,史蒂文森的名字也随着人类
交通的发展而载于史册。
现在广为代步的自行车也有类似的经历。当初,人们为了防止自行车倾倒而
在后轮两侧安装有两个小轮。后来有人想:能不能将两小轮去掉呢?试验结果表
明:去掉两小轮后,自行车在前进中不会左右倾倒,而且转弯更为灵活。从此,自行
车只剩下轻便的两只大轮了。
可见,在火车和自行车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发明创造者的确使用过“奥卡姆剃
刀”,换一句中国式的说法就是运用过删繁就简的思维方法。
删繁就简方便简化生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家用电器的功能不断地提高与增多,这种多功能化一
方面受到消费者的赞赏,另一方面也因产品结构复杂化而增加了操作和使用上的
难度。像家用微波炉,在80年代后烧煮与加热合二为一,按钮多达10余个,所以越
来越多的使用者开始抱怨功能过于复杂,操作程序繁琐。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在使
用时更是无所适从,感到难以下手。于是,韩国的有识之士审时度势,立足于删繁
就简,开发设计出操作简单的“单旋钮微波灶”,让任何人都可以取代熟练的家庭
主妇,利用微波灶制作出可口的菜肴。这种结构简化了的新产品一上市便令消费
者刮目相看。
世界上的事物只要具有结构形态,你就可以从结构上去琢磨削除废资。看看
手中写字的钢笔,想想它多年前的形态,你可能发现它的许多地方都有削减的痕
迹。如过去的笔舌,表面铣有多道沟槽,目的是便于蓄积墨水,现在的笔舌则没了
沟槽,但书写照样流畅。过去的笔筒套加工有螺纹,现在也没有了。再看看财会人
员用的算盘,你可能认为它已十分精简而无下刀削除的地方了。然而,有人还是拿
起“剃刀”,开发设计出上排一珠、下排四珠的新算盘。它与古老的上排二珠、下排
五珠算盘相比,结构简化,运算简捷。如果还想对算盘化繁为简有没有可能呢?看
起来不可能了。然而有人别出心裁将算盘上的每个算珠的下半部分去掉,从而发
明了体积更小巧的“半珠算盘”。
如此“动刀”,难道不让你产生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