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相同,要特别注意发现在那些表面上相同的情况中隐藏着的重要不同因素,
以免忽视了被研究现象的真正原因。
【放松你的大脑·进阶篇】对求异法的分析
求异法可用下述表格来表示:
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A.B、Ca
(2)-、B、C-
所以,A是a的原因或结果。
其中,在A出现为正面场合,现象a出现;而在A不出现为反面场合,a则不出现。
求异法是被广泛运用的方法。下面举例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求异法。
例1:据报道,在一些国家里大气污染极为严重,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
康,也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树木的生长,如使白杨树提早落叶等等。
有一个国家的研究人员曾在环境曝露室中的两间实验室里做过一个实验:将
大气中被污染的空气放人一间实验室里,而在另一间的人气孑L上装上活性炭过滤
器等清除污染物的装置,使送人的空气变为洁净的空气,两间实验室中的土壤、水
分、湿度、日照时间等与植物生长有关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在两间实验室里分别
栽上同样的白杨15株。4个月之后,在空气洁净的实验室里,15株白杨新长出的茎
平均高2.95米,而在污染室中新茎的平均高度只有2.09米;叶数前者平均为71片,
后者仅为26片;而且,前者在9月上旬叶子还在继续生长,而后者在8月初即开始落叶。
这充分表明:白杨树提早落叶的原因是大气污染。
例2: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对象的一半作为实验组,食用了大量的味精,而作为
对照组的另一半没有吃这种味精。结果,实验组的认知能力比对照组差得多,这一
不好的结果是由于这种味精的一种主要成分——谷氨酸造成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有助于证明味精中某些成分造成这一实验结论?
A.大多数味精消费者不像实验中的人那样食用大量的味精。
B.上述结论中所提到的谷氨酸在所有蛋白质中都有,为了保证营养必须摄人
一定量。
C.实验组中人们所食用的味精数量是在政府食品条例规定的安全用量之内的。
D.第二次实验时,只给一组食用大量味精作为实验组,而不设不食用味精的
对照组。
E.两组实验对象是在实验前按其认知能力均等划分的。
正确答案:E。
题干中所述之实验为求异法实验,其特点是同中求异,也就是其他先行条件
相同,只有一点不同,即实验组食用了大量味精,对照组不食用。所以,本题答案是
E。因为有了E这实验才可靠。
例3:A河大坝建成20年后,A河土产的8种鱼中没有一种仍能在大坝的下游充
分繁殖。由于该坝将大坝下游的河水温度每年的变化范围由50度降到了6度,科学
家提出一个假想,认为迅速升高的河水温度在提升土产鱼开始繁殖方面起了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