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大宋我是武大郎 > 第157章 随我出征(第1页)

第157章 随我出征(第1页)

秋风卷着砂砾掠过灰褐色的城墙,武大郎勒住缰绳仰起头,城楼上斑驳的"雁门关"三个字在夕阳下泛着铁锈般的暗红。

他身后三匹战马不安地踏着蹄子,武松青铜面具下的独眼正警惕地扫视城头,林冲的丈八蛇矛在暮色中泛着寒光。

这三人就是从京城急匆匆赶来的武大郎三人。

"哥哥小心。"鲁智深突然低喝一声,酒葫芦在腰间撞出闷响。

城头箭垛后闪过数十道黑影,弓弦绞紧的咯吱声令人牙酸。

武大郎却轻笑一声,单手解开披风系带,任那绣着金龙的玄色大氅随风卷上半空。

"耶律将军!"他清朗的声音穿透呼啸的狂风,"五日前你部战马突染马瘟,可找到医治之法了?"城头箭矢微不可察地晃动了一下。

武大郎在马上展开羊皮卷轴,"此乃《齐民要术》中防治六畜疫病之法,烦请将军着人取去。"

城楼上终于传来铁甲碰撞声,身披银狼裘的契丹汉子按住腰刀现身。

耶律大石鹰隼般的目光扫过那卷泛黄的典籍,忽然嗤笑道:"宋人惯会使诈,焉知这不是毒计?"他抬手间,三支鸣镝箭破空而至,精准地钉在武大郎马前三寸处。

武松的戒刀已然出鞘半尺,却被兄长抬手制止。

武大郎翻身下马,靴底碾过沙地发出细响,竟弯腰捡起那卷典籍,一步步走向吊桥。"将军可曾听过釜底抽薪?"他在箭雨中朗声道,"若我此刻命人烧了北面草场。。。"话音未落,城头突然传来骚动,远处腾起的黑烟裹挟着焦糊味飘来。

耶律大石脸色骤变。

他怎会不知此时正值秋高马肥之际,草原若遭火焚。。。正惊疑间,却见武大郎突然从怀中掏出一物,青铜虎符在暮色中闪着幽光:"此乃幽云十六州守军虎符,将军若愿开城,明日此时,十万石粮草当送至关外。"

夜色渐浓时,雁门关沉重的铁门终于轰然开启。

武大郎在踏进瓮城的刹那,余光瞥见城砖缝隙里凝结的暗褐色血痂。

他身后,林冲的蛇矛在地面拖出细长阴影,与城墙上的火把光影交错成诡异的图腾。

烛火将他放大的影子投在牛皮帐幕上,宛如盘踞的巨龙。"林教头,明日你带人扮作马贩。。。"他手指划过阴山山脉,"鲁大师,烦你去寻些会口技的艺人。"当他说到"三月不战而屈人之兵"时,帐外忽然传来战马嘶鸣。

五更时分,耶律大石在城头望见惊人一幕:数百宋军竟在关外开凿沟渠,引来的却不是黄河水,而是浑浊的黑色液体。

更奇的是,那些宋军边劳作边用契丹语高唱牧歌,词句间全是对草原的眷恋。

他握刀的手竟微微发抖——这些南人怎会知晓他族中传唱百年的古调?

朝阳初升时,武大郎独自登上角楼。

他望着远处契丹骑兵扬起的烟尘,突然解下佩剑掷于地上。"将军可知,长城最坚固处从来不是砖石?"他指着那些与契丹士卒并肩劳作的宋军,"是这里。"手指点在胸口,玄甲下的心跳声清晰可闻。

当夜,边市首次燃起篝火。

汉家商贾的丝绸与契丹人的皮货堆成小山,武大郎举着酒碗穿过人群,腰间却暗藏三支暴雨梨花针。

酒过三巡时,耶律大石忽然按住他的手腕:"某有一妹,最喜南朝词赋。。。"话音未落,远处山巅忽有白鸽冲天而起,翅尖染着胭脂般的霞光。

篝火映红的沙地上,不知哪个醉汉哼起了幽怨的塞外曲调。

武大郎耳尖微动,在嘈杂声中捕捉到一缕若有似无的琵琶声,那曲调竟与白日在关外听到的牧歌九分相似。

他转头望向漆黑的山谷,只见几点流萤忽明忽灭,恍若美人鬓间摇摇欲坠的珠钗。

琵琶声倏然转急,篝火堆里爆开一朵绚丽的火星。

武大郎手中酒碗微微倾斜,琥珀色的马奶酒在碗沿荡开涟漪,映出城楼上骤然亮起的烽火。

"武将军别来无恙?"

轻纱拂过滚烫的沙粒,月白色披帛缠着鎏金铃铛垂落在他膝头。

王昭君抱着曲颈琵琶自阴影中走出,发间九枝金步摇随步伐轻颤,却分毫不乱。

她葱白似的指尖按在琴弦上,方才还喧闹的边市竟在瞬间鸦雀无声。

武松的戒刀无声出鞘半寸,却被兄长用酒碗挡住。

武大郎嗅到空气中浮动的沉水香,那是御赐贡品独有的龙脑气息。"昭君姑娘远道而来,可是要补画《塞上风雪图》?"他笑着指向自己玄甲上未干的血渍,"现成的朱砂。"

城头忽然传来号角声,王昭君广袖翻飞间,三根银针已钉住武大郎扬起的披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