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国还不会傻得将铁器制作的武器卖给相邻的鲜卑人亦或者其他胡人。
而他就决定利用铁器和铁匠与轲比能做一场交易,让其在这个时候出兵南下,牵制昭国的军队不要和董卓联合。
夏侯敦听完曹操的想法,心中仍有疑虑。
“我听闻昭国在河套平原激战一年有余,昭国兵卒精锐无比,强悍至极,那边的胡人惨遭重创。
故而,周边的蛮夷自此皆不敢轻易挑衅昭国。而轲比能这位单于在过去几年亦未招惹昭国,想来也是深知自身实力不济。
孟德,你当真确定此方法会成功吗?恐怕人家只会认定这场战争必定失败,从而拒绝我们。”
这话瞬间让曹操笑了起来。
“元让,有时有些战争,其目的未必是获胜,即便失败,亦有可能成就有利之势。”
这倒是让夏侯惇不解了,他疑惑地问道。
“何意?”
“昭国欲吸纳鲜卑人加入,轲比能自然无法坐视此事继续发生。
然而,他又岂能阻止得了自己手下之人悄悄逃亡?而他又不可用杀戮来阻止,那样只会致使鲜卑人与他离心离德,越发向往昭国。
所以,我只需在信件中稍加挑拨几句,让他明白,双方一旦结下仇恨,那些失去亲人的鲜卑人只会疯狂想要报复回来。
如此仇怨,数十年都难以化解。轲比能定会明白我的意思。”
没错,曹操决定对轲比能献策。
这场战争打赢了是好事儿,能够抢劫昭国的财富,打输了更没关系,直接和昭国结成深重的仇恨。
从此之后,轲比能就不用担忧自己部落的人大面积的逃亡昭国了,因为仇恨是这世界上最难平息的事情。
“孟德,你此计绝妙。”
夏侯惇在一旁直接敬佩了起来,眼中满是赞赏之色,原来还能这么玩儿。
两人聊完此事,曹操就开始安排起了信件里面的内容。
务必要让自己下面的人,用最快的速度前往北边的鲜卑达成此事。
只是,原本以为自己今天已经解决了一件大事儿。
但曹操发现,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大事儿需要自己立即解决。
“守成,观你神色焦急,可是有何急事?难道是军营之中出了什么问题?”
被唤做守成的人名字叫做枣祗。
在历史上,枣祗是曹魏屯田发起人之一,非常擅长农事。
事实上,在投靠曹操之前,他因为对农桑之事的关注已经在颍川非常有名气。
后来更是在曹魏的屯田制度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曹操初期的粮草筹备提供了重大帮助。
而他也是在前不久加入曹操的,如今和曹操一起举义兵往北,准备讨伐董卓。
目前,枣祗在曹操这支军队里面负责的就是粮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