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陆小冬用最快的速度,从屋里找来一个装烘焙材料的大编织袋,然后把桌子上的钱全部揽到袋子里,扎紧袋口,把钱塞到后厨的柜子里。
然后,陆小冬做了个表情管理,才跑过去把门打开。
“爸,你来干啥?我们都关门了。”
陆修明走进来,看看陆小夏,又看看江一南,脸上带着讨好的笑。
“这不过年了吗,来看看你们。小夏,你陈姨准备了年货,过年回去过吧。家里正好……那什么,你哥来咱们家了。”
陆小夏惊讶的睁大眼睛——
什么哥?哪冒出来的哥?
陆修明连忙解释:
“嗐,我来就是跟你说这事呢。你陈姨我俩,准备过继一个儿子,是你陈姨的娘家侄子,陈万年,过完年就去派出所改姓,以后就是咱陆家人了,就叫陆万年。年龄比你大几岁,你和小冬过年回家认个亲。”
室内陷入一阵尴尬的沉默。
陆小夏只觉得可笑,她连爹都不认了,她爹居然让她回去认一个过继的哥。
脑子怕不是有大病。
陆小冬更不客气:
“爸你要是没什么事就回去吧,多加加班,给你儿子多挣钱点家产,要不然人家图你们什么呢。”
陆修明一时噎住,但有外人在场,他也不好发脾气,嗔笑了一句:
“你个丫头片子懂什么?咱们家在市区,家里还有一个正式工指标,他一来就有工作有户口有编制,想给爸当儿子的多着呢。”
“原来是这样啊,我说呢。我还以为人家图你俩人美心善呢!”陆小冬阴阳怪气的笑着说。
原来,罗英志死了之后,陈兰贞大病了一场,缓过来劲后,她就开始谋划自已的养老问题。
对她来说,指望陆家姐妹俩养老是不可能了,她又不是亲妈,这些年也没好好当后妈。
她得找个信得过的“自已人”来养老,最好的方法就是过继。
从陆修明老家过继孩子肯定不行,跟她没血缘,养不熟,于是陈兰贞从娘家找了个堂侄子过继。
罗英志刚入职就死了,陈兰贞去厂长那里闹了两次后,厂里出于人道主义,答应了她保留指标的要求。
她开出了给指标,给户口,给工作的条件后,还真有两个娘家侄子愿意给她和陆修明养老。
她挑了个老实好拿捏的,是她本家二哥的小儿子,23岁,叫陈万年,已经住进她家了。
这事落停之后,她又有了新想法。
起因是过年这几天,她眼见着陆小夏店门前的货堆成了山,人们排队挤着付钱,她眼热得不行。
以前没发现陆小夏这么有生意头脑。
这么会挣钱,肥水可不能流外人田啊。
如果陆小夏嫁给她侄子,一来亲上加亲,养老有了双重保障,二来钱还是陆家的……
她越想越激动,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陆修明。
陆修明起初不同意,觉得陆小夏嫁给陈万年,连个彩礼都落不着,亏了。
但架不住陈兰贞的三寸不烂舌,算盘珠子拨得震天响,他把账也算明白了。
彩礼才多少钱,闺女这么会挣钱,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啊。
但陆修明现在有点怵陆小夏,这如意算盘绝对不能直接跟陆小夏说,得换种方式,徐徐图之。